-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赛里斯丝绸与丝绸之路
世界古代史上有这么一个故事:公元前53年,罗马的执政官克拉苏,鲁莽地率领7个军团杀向东方,途中遭到安息(伊朗)人的抵抗。安息人吼叫着蜂拥而上,将罗马军队层层包围。天将正午时,安息人突然展开红艳艳的丝绸军旗,向罗马军队发起冲锋。罗马人以为是什么新式武器,仓皇溃逃。罗马人后来获悉导致他们惨败的前所未见的丝绸军旗,并非安息所产,而是一个遥远的民族创造的,这个民族就叫“赛里斯”即“丝国”。这个“赛里斯”,就是中国。
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所谓的“大移民运动”,其中一支向北越过达达尼尔海峡,深入整个黑海沿岸。这些古希腊人与黑海北岸的斯基泰人贸易频繁,斯基泰人除以谷物、羊毛和奴隶交易货物外,还转销来自遥远东方的货物。著名的《荷马史诗·奥德赛》中有文字写道:“从门阈直到内室,椅子上放着柔软的绮罗。”这些丝绸很可能就是与斯基泰人交换得来的。希腊人很早就已开始使用丝绸,并称中国为“赛里斯国”(seres,即产丝之国)。但由于远隔重洋,路途遥远,不了解中国的蚕丝生产,他们对神奇的丝绸的来源一无所知。于是,西方人根据中亚民族关于丝绸的离奇神话,凭借他们的想象,对遥远的“赛里斯国”和丝绸的来源做出了各种各样十分荒诞的猜测,从而也产生了对蚕丝的各种误解。
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人认为,赛里斯人“身体高达6.10米,高于常人,红发碧眼,声音洪亮,寿命超过200岁”。这里所指的赛里斯人可能是指中亚以东的民族,即现在新疆维吾尔族的祖先,也是丝绸贸易的中间商,并不是指中国汉族。 公元1世纪,古罗马博物学家老普林尼在其《博物志》中提到“赛里斯国”,称该国“林中产丝,闻名世界。丝生于树上,取下湿一湿,即可梳理成丝”。可见,当时的欧洲人认为丝是从树上来的。希腊一位地理学家,则做出了更加离奇的推测:“赛里斯人所用织绸缎之丝,来自一种名为塞儿的小虫。此虫的大小约2倍于甲虫,吐丝时如树上结网的蜘蛛。蜘蛛八足,该虫也有八足。赛里斯人于冬夏两季建房舍蓄养该虫,并用该虫所吐细丝缠绕其足。先以稷养四年,至第五年改用青芦饲养。青芦为此虫最爱,虫因食之过量,多身裂而死,体内即为丝。”这种爱吃青芦的“大甲虫”是公元2世纪西方人对蚕的一种想象。
公元380年,希腊作家玛尔赛林在他的著作中称:赛里斯人的故乡生长着大片茂密的森林,他们反复地向这些树上喷水,采取一切措施使树皮变得柔软,由此得到一些茸毛和混合液体,然后从中梳理出很纤细柔软的丝线,织成一种网状物,这就是赛里斯丝绸。 大约在公元6世纪,几个印度僧人把中国蚕种藏于行路杖中,从中国西部走私到东罗马,此后,欧洲有了蚕丝业。这时他们才搞清楚“产丝者乃一种虫也。丝从口中天然吐出,不需人力。虫以桑叶养之”。公元6世纪之后,“赛里斯”这一称呼也逐渐消失了。
在古代罗马,丝质的服装成为当时贵族们高雅且时髦的装束。我们今天在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的女神像身上,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博物馆收藏的酒神狄俄尼素斯的女祭司像身上,可以看到希腊、罗马时代的人们穿着的丝质服装,轻柔飘逸,婀娜动人。中国的丝绸华丽、柔软而舒适,令罗马人大为倾倒。据说,在罗马的一次庆典仪式上,恺撒大帝向罗马臣民展示了他得到的丝织品,令所有人赞叹不已。在罗马市场上,丝绸的价格等同黄金,即一两黄金只可买一两重的丝绸。几乎透明的丝绸服装,成天在街头东游西逛。
巨大的需求迅速消耗着罗马的黄金储备,国库即将空虚。罗马城内开设了专售中国丝绢的市场。4世纪时,一位罗马史学家甚至宣称:“过去中国仅贵族才能穿着丝质服装,现在罗马各阶层人民都普遍穿用,连搬运夫和公差也不例外。” 对丝绸狂热的偏爱让罗马人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精美的丝绸是怎样织成的?它是在哪个地方生产的?他们并不认为安息人会造出如此精美的东西。但除了安息,罗马人对遥远的中国几乎一无所知,幻想和猜测产生了种种神话传说。由于不知道丝绸的来历,罗马人就称其为“赛里斯国的纱”。“赛里斯”这个名词由普林尼根据道听途说首创,意为“丝国”。他指出,赛里斯人居住在过去由亚历山大所征服的领地的东部边缘,在世界尽头的某个地方,西方任何人都未曾亲身抵达过
公元前138年,张骞带着百余名随从从长安西行,在途中被匈奴人捉住,扣留了11年。他不忘使命,设法逃脱,辗转到达大月氏。那时大月氏西迁已久,无意再与匈奴打仗。张骞返回长安,向汉武帝报告了西域的见闻,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张骞率领使团,带着上万头牛羊和大量丝绸,访问西域的许多国家。西域各国也派使节回访长安。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曰趋频繁。
西域都护的设立: 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