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3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PPT.pptVIP

高中历史必修3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必修3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PPT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导 言 什么叫“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关于“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 经济:井田制崩溃 政治:周王室衰微、诸候士大夫崛起 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思想文化:学术下移,私学兴办 一. 儒家代表  孟子是战国时代著名的思想家。他出生在距今约2300年前的邹(今山东省邹县),曾跟从孔子的后人子思学习,是继孔子之后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后世尊称他为「亚圣」。 一. 儒家代表 相传为鲁国贵族孟孙氏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但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作《孟子》七篇。 一. 儒家代表 「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位女性支持。」这句话完全可以在孟子身上反映出来。孟子年幼时无心向学,若非他的母亲循循善诱,中国就不会有孟子这位大学者了。 孟母三迁      一. 儒家代表 《孟子》的体例   《孟子》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全书共有七篇,分为上、下两部分,约三万四千六百余字。 历代有关《孟子》的研究   早在西汉文帝的时候成为官方规定的经典之一。到了唐代的时候,地位逐渐提高,研究的人也日渐增多。 一. 儒家代表 1)建立了仁政的政治学说,主张“以德服人”的王道之治,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 2)主张人性本善说。 3)倡导先义后利,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要求具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 一. 儒家代表  人人皆可成为圣人   孟子认为人与其它动物的根本差别,就是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的性善就如水向下流一样,是绝无例外的。仁、义、礼、智等各种善德在人身上皆有根芽,只要人们竭力求善,就能拥有这些善德,否则便会失去,带来现实中的各种恶行。故此,在人本性善的基础上,孟子认为人人都可通过修心求善,成为圣人。 一. 儒家代表 1、孟子的学说是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2、《孟子》在唐后成为儒学经典,位列“四书之一。” 3、孟轲被后世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丘。 一. 儒家代表 一. 儒家代表 关于人性问题,古来圣贤争论颇多,莫衷一是: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孟子曰:“人无有不善。” 荀子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请问:你同意谁的观点?你是如何认识这个问题的? 孔、孟、荀、对“人性”的看法都有局限性,都未能真正揭示人性的本质和内涵; 人性从客观上来说,是随着人的生存环境而变化的;从主观上说,是随着人生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人有自然属性,还有社会属性。 二、墨家代表:墨子 墨子,名翟,鲁国人,生活在战国初年,出身于“贱人”。墨子不仅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而且是著名的科学家, 墨家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被称为「墨学」,是战国时期与儒学并驾齐驱的「显学」。墨子精于工技,他一生的活动主要是“上说下教”,墨子门下弟子众多,他们对巨子(墨家领袖)都绝对服从,并为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墨子为实现他的政治抱负曾长期奔走于各诸侯国。墨子的学说反映下层平民的思想和要求,这在中国思想史上是很罕见 。 二、墨家代表:墨子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剧烈的变动时期。传统的社会制度瓦解,新生的社会秩序尚未成型,因而形成列国争雄的局面。由于战乱不止,政变频繁,国无宁日,最终这些苦难都要由下层民众来承担。同时,社会上也存在着严重的贫富悬殊现象。于是,摆脱这种不平等、不安定的社会环境,进入和平、安宁、平等、互助、富裕的理想世界,就成为了当时中国百姓的共同愿望。墨子的学说正要为百姓提供一个开创治世的方案。 二、墨家代表:墨子  墨子在著作中自称为「贱人」。他担任过制造车子的工匠,长期生活在社会的下层。墨子年轻时曾学习崇尚周礼的儒家,后来因反对周礼的繁琐礼仪和厚葬久丧,于是背弃周礼,主张采用夏代政体,因为夏代没有严格的等级宗法秩序。 二、墨家代表:墨子  墨子和他的弟子大都是手工业工匠,他们手巧心慧,能够制造出许多精巧的产品。如负载50石的大车、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