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X射线的性质PPT.pptx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X射线的性质PPT

第1章 X射线的性质;1.1 X射线的发现;伦琴(1845-1923);1913年,英国物理学家布拉格父子(W.H.Bragg和W.L.Bragg)首次 利用X射线测定了NaCl和KCl的晶体结构,提出了晶面“反射”X射 线的新假设,由此导出了简单实用的布拉格方程。布拉格方程的 导出开创了X射线在晶体结构分析中应用的新纪元,1915年布拉 格父子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附:电磁波谱;X射线的波长范围约为:λ=0.001nm~10nm,其中用于晶 体结构分析的波长范围为0.05~0.25nm 。 X射线的本质是一种电磁波,有明显的波粒二象性。波动 性主要表现为以一定的频率和波长在空间传播;微粒性主 要表现为以光子形式辐射和吸收时具有一定的质量、能量 和动量。 由于X射线的波长较短,因此它的粒子性往往表现突出, 故X射线也可视为一束具有一定能量的光量子流。每个光 量子的能量E和动量P分别为:;;1.3 X射线的产生及X射线管;二、X射线管的构成及其工作原理 ;2.工作原理: 高速运动的电子与物体发生碰撞时,发生能量转换,电子的运动受阻失去动能,其中一小部分(1%左右)能量转变为X射线的能量产生X射线,其中绝大部分能量(约99%左右)转变成热能使物体(靶)温度升高。 ;较小的焦点和较强的X射线强度,可提高X射 线的分辨本领和缩短曝光时间。 接受X射线时,使窗口与靶 面成一定角度,一般为3~6° 对于长方形焦点的X射线 管,窗口开设在与焦点的长 边和短边相对应的位置。;1.4 X射线谱;一、连续X射线谱;短波限:当一个电子的能量在一次碰撞中全部转化为一个X射线光量子时,这个光量子的能量最高而波长最短,这一最短波长称为短波限,用λ0表示。 ;管压、管流和靶材序数对连续谱的影响;X射线的强度:垂直于X射线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上,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光量子数目的能量总和。 X射线的强度是由光子的能量( )和光子的数目(n)共同决定的,即: ,因此连续谱中的强度最大值不在光子能量最大的 处,而是约在其1.5倍处。;X射线的总强度: X射线的总强度I与管电流i、管电压U、阳极 靶的原子序数Z之间存在经验公式:;二、特征X射线谱;激发、辐射及特征谱线;Kα是由Kα1和Kα2两条 谱线组成,与原子能级 的精细结构有关。 ;莫塞莱定律:特征X射线谱的频率只取决阳极靶材料的原子序数,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式中:K—常数(与靶材物质主量子数有关) σ—屏蔽常数(与电子所在壳层位置有关) Z—靶材的原子序数;X射线管最佳工作电压 ;比 较 内 容;1.5 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一、X射线的散射;相干散射;非相干散射;波长变化量: 式中: —散射角(散射线 与入射线的夹角);二、X射线的吸收 ;光电效应 ;产生K系荧光辐射的条件: 的物理意义:将原子核外K层电子击出所需要的入射X射线的最长波长。 称为K系激发限或吸收限。;注意:;俄歇效应 ;俄歇电子的能量大小取决于物质的原子能级结构, 是原子序数的单值函数,是一种元素的固有特征。 俄歇电子通常用参与过程的三个能级来命名。即: 初态空位所在能级、向空位作无辐射跃迁电子原在 能级、所发射电子原在能级。 例:K层电子被击出,L2层电子跳入K层空位,多 余能量传递L3层电子。俄歇电子表示为:KL2L3。 ;三、X射线的衰减规律;线吸收系数(u):X射线的传播方向上,单位 长度上的X射线强度衰减程度。 质量吸收系数(um) : ,单位质量物质对 X射线的衰减量。;化合物、陶瓷、合金等物质的 是按组分元 素 的加权平均求得: 式中:Wi— 吸收体中各元素质量百分数 — 吸收体中各元素的质量吸收系数;四、吸收限的应用;滤波片的厚度对滤波质量影响很大,应 选择适当的厚度。 滤波片材料根据阳极靶元素而定,一般 应满足下列关系 : Z靶<40时,Z滤波片=Z靶-1 Z靶>40时,Z滤波片=Z靶-2 ;根据试样的原子序数,可以调整靶材的种类 避免在试样上产生荧光辐射。若试样的K系 吸收限为λk,应选择靶的Kα波长稍稍大于 λK,并尽量靠近λK,这样不产生K系荧光, 吸收也最小。 根据样品成分,靶材的选择原则是: Z靶≤Z试样+1 ;例:;1.6 X射线的探测与防护;X射线的安全防护;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6、短波限及临界激发电压; 7、相干散射及非相干散射,产生的特征; 8、K系激发限、吸收限、二次特征辐射; 9、吸收限的应用;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