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劳动卫生绪论及总论PPT
?人类生存,社会发展靠什么?;生产劳动!;职业卫生
与职业医学; 主要任务是识别、评价、预测、控制和研究不良劳动条件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 职业卫生则主要以人群和作业环境为对象,旨在创造安全、卫生和高效的作业环境,提高职业生命质量(quality of working life ),保护劳动者的健康,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医学基础;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研究方法;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形成和发展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时期。研究历史回顾:
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指出:注意观
察环境,以了解病人患病的根源。
。 宋朝孔平仲:采石人石末伤肺。 ;欧洲从16世纪关于职业病报告:
意大利学者拉马兹尼-《论手工业者的疾病》-系统论述职业性有害因素与疾病的关系。 1898年,英国《铅中毒和铅吸收》。 Alice Hamilton 1925年-《美国的工业中毒》、1943-《危险职业考察》。 ;; 1775年,英国Pott医生发现扫烟囱工人中阴囊癌发病率高,认为可能与烟囱中的烟尘有关,第一次提出职业与癌的关系。
;我国历史:20世纪50年代开始。 国家级和省级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机构成立。 防疫站设立劳动卫生科。 医院:职业病科。 高校劳动卫生与职业医学教育,学士-博士。 分支学科形成:职业流行病学、工业毒理学、工效学、工业卫生化学、职业心理学、生物监测。 教材和专著:现代劳动卫生学、中华职业医学。 人才辈出:吴执中教授、刘世杰教授、何凤生院士等。 ;1906-1980,1956年,他年已50岁,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 ;1932-2004,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毒理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世界卫生组织职业卫生合作中心(北京)主任。 ;;;;;;;;;;中国职业人群健康面临两大问题:
1.传统职业病在目前至当今相当长时期内仍然是影响职业人群健康的重点疾病
2.随着工业转型、劳动用工制度的变化,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和技术的引进,在劳动生产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出现了新的??业性有害因素和职业性损害;;;鼠标手;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腕、拇指、食指及中指的麻木和疼痛,常感觉大拇指笨拙无力,拇指、食指、中指感觉迟钝和异常,而小指和无名指内半侧完全正常,如果让患者将两手搁在桌子上,前臂与桌面垂直,两手腕自然屈掌下垂,大约一分钟即可出现食指和中指的麻木。 ;;;;醉油综合征;;第一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性损害;;职业性有害因素;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条件;职业性有害因素致病模式;职业性损害;职业病;职业病:115种;;职业病特点;病因 发生契机 造成的结果
铅 饮酒(铅酒壶) 铅中毒
敌百虫 治病(灭虱) 周围神经病
工厂排出硫化氢 行人路过 硫化氢中毒
苯 从事喷漆作业 苯中毒
石棉 纺织 石棉肺;工作有关疾病;工作有关疾病特点;常见的工作有关疾病 ;职业性外伤;按致伤因素职业性外伤可分:
①机械性损伤,如物体打击伤、切割伤、挤压伤等;
②化学性损伤,如强酸、强碱灼伤等;
③物理性损伤,如烧伤、烫伤、冻伤、电击伤等。 ;切割伤;酸腐蚀伤;烧伤;;;职业特征;职业病诊断;接触指标:测定生物材料中职业性有害因素或其代谢产物,如尿铅、血铅、尿酚等。
效应指标:
1.反映毒作用的指标。
2.反映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组织器官病损的指标。;职业病诊断;职业病处理;;;职业卫生
与职业医学的基本原则;第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
又称病因预防,是从根本上杜绝危害因素对人的作用,即改革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合理利用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以减少工人接触的机会和程度。;第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
是早期检测人体受到职业危害因素所致的疾病。主要手段是定期进行环境中职业危害因素的监测和对接触者的定期体格检查,以早期发现病损,及时预防、处理。还有长期病假或外伤后复工前的检查及退休前的检查。;第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
是在得病以后,予以积极治疗和合理的促进康复处理。
包括:1.对已受损害的接触者应调离原有工作岗位,并予以合理治疗;2.根据接触者受到损害的原因,对生产环境和工艺过程进行改进,即治病人又治理环境;3.促进患者康复,预防并发症。;职业性损害的预防和控制;职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nit 6 Rain or Shine (第3课时) 课件人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下册.pptx VIP
-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隧道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pdf
- 2025年中考数学复习热搜题速递之尺规作图(2024年7月).docx
- 股市风险预警机制-深度研究.pptx
- 政策解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PPT.pptx VIP
- 5.0MPa路面抗折混凝土配合比.docx VIP
- 17J927-1 车库建筑构造(OCR).pdf VIP
- 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HIV筛查实验室管理手册_精品.doc
- 2025年春季小学学校德育工作计划(1975字).docx VIP
- 渤海水泥厂包装车间除尘系统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