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29蚌医大学生针灸概论与经络09PPT
针灸总论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针刺和艾灸防治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它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及医学家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医疗方法,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灸发展史;针灸发展史;“砭”之古字; 针刺技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从针法的原始工具得到证明。据汉以前的许多古书记载,针法的原始工具是石器.称为砭石。公元100年的《说文解字》说:“砭,以石刺病也”。《紊问·宝命全形论》说:“制砭石小大”,5—6世纪的全元起注解:“砭石者,是古外治之法,……古来未能铸铁,故用石为汁”。磨制石针正是新石器时代的标志。;针具; 针具制作材料的发展史是:砭石——砭木一竹针一骨针——陶针——铜针一铁针一金针——银针——不锈钢针、电针、激光针(现代)等。针疗是古老的治疗方法,除了针具的制作材料有发展变化外,器具的形状以及治疗技术一直都是很传统的。(电针、激光针是一个突破,但还不能替代古老针具。)上述针具使用的阶段性并不是十分明确,如砭木疗法,陶针疗法至今都有人在使用,后者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运用。
从针的繁体字“箴”、“鍼”形来看,是先使用竹针而后才发展到金属针具的。;金属砭石;砭石,固然是新石器时代的产物.但在整个铜器时代,直至铁器时代初期,依然被人们广泛地继续应用。
。
在铜器时代.人们也曾使用铜质医针。图11就是战国(公元前476一前222年)至西汉(公元前221一公元24年)时期我国匈奴族使用的一枚青铜砭针。这个时期,在我国汉族地区虽巳进入铁器时代,但匈奴族则尚处于铜器时代。这枚青铜砭针是1978年在内蒙达拉持旗发现的.长4.6厘米.形状很象头道洼出土的砭石。;砭、灸的发源地;《黄帝内经》是距今2000年前的中医基础理论著作.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灵枢》更详于针灸,所以古代又名《黄帝针经》。《素问·异法方宜论》记录了古时各种不同医疗技术的发源地。据该篇记载我国东部沿海以渔业为主的先民们,‘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这里所说的“东方”,约当现在的山东??一带。这与东夷的太暤发明砭石的传说完全一致。
;《素问·异法方宜论》提到灸法是发源于我国北部以游牧为主的地域.“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火芮。故灸火芮者、亦从北方来”.这段记裁,说明灸法的发现同寒冷环境里重视用火有密切关系。据唐代王冰给《素问·异法方宜论》作的注解,直到8世纪时.依然是“北人正行其法”。 。;甲骨文(尹、伊、殷、燮、灸); 殷代(公元前14世纪一前11世纪)和西周初期(公元前11世纪)的甲骨文、金文里,不乏与医学有关的文字。据我国古文字学家康段先生研究.“尹”、伊”、殷”、燮”等字,在甲骨文和金文里都象针刺之形,又都有治理、调理之义。另外,康殷先生在金文里还发现一个可能是灸”字的象形文字。 ;甲骨文“尹”字;甲骨文“伊”字;甲骨文“殷”字;甲骨文“燮”字;金文“灸”字;针灸发展史;针灸发展史;针灸发展史;针灸发展史;针灸发展史;针灸发展史;针灸发展史;针灸发展史;针灸发展史;针灸发展史;针灸发展史;针灸发展史;针灸事业的停滞 ;针灸学术的复兴 ;临床和科研的发展;针灸学的对外交流 ;针灸学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特 点 :;常用网站 ;小结;小结;经 络THE MERIDIANS AND COLLATERALS ;经 络;经 络;经 络;经 络;经 络;经 络;{;十二经脉的名称;十二经脉的名称;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经络的分布;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规律及流注次序; 手食指端 鼻翼旁 足大趾端
手太阴肺经脉 手阳明大肠经脉 足阳明胃经脉 足太阴脾经脉
心中
手少阴心经脉 手太阳小肠经脉 足太阳膀胱经脉 足少阴肾经脉
手小指端 目内眦 足小指端
胸中
手厥阴心包经脉 手少阳三焦经脉 足少阳胆经脉 足厥阴肝经脉
手无名指端 目外眦 足大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