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1肝CT检查与正常PPT
腹部CT诊断;一、肝胆脾胰CT检查技术与正常表现;准备
上午检查,早餐禁食(一般检查前禁食)
一周内不服含重金属药物,钡餐检查后,先透视,腹内无钡剂残留方可。
检查前30分钟,口服2%增强剂液或清水500毫升,上检查台前再喝200毫升.
增强者家属签字,提前15分钟作碘过敏试验;腹部CT扫描常规技术
体位 多仰卧,根据情况可侧、可俯卧位等
扫描范围
肝:膈顶 ~ 肝下缘
胰:肝门 ~ 肾门
肾、肾上腺:T11~ 左肾门(临床高度怀疑嗜铬细胞瘤
肾上腺未发现病变,应扫描全腹部、盆腔、纵隔)
;层厚 常规层厚,层距为6mm、10mm、10mm,酌情加薄层
窗技术 窗宽(WW)、窗位(WL)
肝:200~250(WW)、40~85(WL)
其他:300~400(WW)、20~50(WL);肝的血供特点与造影剂的相互作用
肝由肝动脉(占20~25%)和门静脉(占75~80%)双重供血
肝脏的大多数肿瘤仅有肝动脉供血,很少或无门静脉供血
在静脉团注后肝动脉与门静脉输送的造影剂到肝有30秒的时间差;平扫;动脉期:静注20~30秒,仅由动脉供血的脾、肾、胰等明显强化,而此期肝实质强化不明显;门脉期;平衡期;上腹部横断解剖与CT解剖;肝脏:左右半肝、 5叶、8段;胆管树:
肝内胆管 左右肝管 肝总管
胆总管
胆囊 胆囊管
(正常肝内胆管在CT图像上不能显示);脾脏:呈新月形、前后径不超过10厘米、厚度不超过6厘米、上下径不超过15厘米。
副脾;肝脏主要层面CT表现;r.v;;;Du.;Sup.mesenteric v..;胰腺及脾脏CT表现;;;;;;;;;; 一、肝脏
平扫:
钙化灶、出血性病灶
弥漫性病灶 脂肪肝、血色素沉着症、肝糖原贮积
病等
转移性肿瘤(高血供,在动态增强扫描中一部分呈
等密度而漏掉)
;增强:造影剂在肝内的动态循环分三期
肝动脉期(注射后15~30秒)
门静脉期(注射后50~60秒)
平衡期(注射后2~3分钟);NO C
肝CT值大于脾;肝的血供特点与造影剂的相互作用
肝由肝动脉(占20~25%)和门静脉(占75~80%)
双重供血
肝脏的大多数肿瘤仅有肝动脉供血,很少或无门
静脉供血
在静脉团注后肝动脉与门静脉输送的造影剂到肝
有30秒的时间差;静注20~30秒,仅由动脉供血的脾、肾、胰等明显强化,
而此期肝实质强化不明显(因为为肝脏提 供大量血流
的门静脉此时尚不含造影剂,冲淡了肝动脉血的 增强
效应),而富含血管性肿瘤仅有肝动脉供血,因此在
肝动脉期这些肿瘤如原发性小肝癌,接受高浓度的造
影剂又不 被门静脉冲淡而明显强化呈高密度与肝实质
形成鲜明对比。
门静脉期(60秒后)造影剂
主要经门静脉到肝,肝实质
明显强化而肿瘤为低密度,
又形成对比。;肝脏少血供肿瘤常见,占肝转移性肿瘤的大部分。
这些肿瘤在肝动脉期强化不明显,肝实质强化也不明显,因此,应选择门静脉期扫描(60秒后)最理想是避开肝动脉期(肿瘤不强化而肝实质强化形成对比,理论上从肠系膜动脉或脾动脉注入造影剂,无实用性)。
;门静脉期,肝实质增强而少血供的(转移性)肿瘤不增强
形成对比;在螺旋CT应用之前,完成全肝扫描要2分钟 以上。因此,要在门静脉期内完成全肝扫描不可能,螺旋CT可在20~30秒内完成全肝扫描,并可分期完成。
增强扫描的价值
提高病灶显示的敏感性:肝内多数占位病灶平扫呈低密度但等密度者平扫不易发现,增强后可显示。
鉴别病变性质:根据增强特征帮助鉴别。;方法
快速注射增强扫描:1ml/秒的速度注入60%
造影剂80~150ml,注入50ml后开始扫描。
进床式团注动态扫描:2~3ml/秒注入60%造
影剂80~150ml在40~50秒注完,显示动脉期
和门静脉期,平衡期内扫完。(实用少血供
类肿瘤,门静脉期呈明显低密度); 对高血供的肝肿瘤如原发性肝癌、肝局灶性非典型
结节增生、肝腺瘤和某些高血供转移瘤,宜肝动
脉期扫描,呈高密度。
延迟平衡期扫描:注射后10~20分钟扫描,可见造影
剂在纤维性肿瘤或纤维瘢痕内储留(在纤维组织
内的造影剂在血管外缓慢流入流出)显示为均匀
强化时,高度提示胆管癌。
;CT血管造影:可明显提高小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