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杨岳生-天气与气候.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杨岳生-天气与气候

杨岳生————————————————————#23 心向学生 面向社会——————————————#24 天气与气候——————————————————#25   杨岳生 男,浙江新昌人,1930年生,1955年浙江师范学院地理科毕业,先分配到原热河省(今河北省)承德市任中学教师,1978年调到浙江绍兴一中任地理教师至今,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浙江省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浙江省地理教学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地理学会理事、绍兴市科普摄影研究会会员。曾任绍兴市人大代表、浙江省中学高级教师评委会委员。绍兴市优秀专门人才,浙江省劳动模范。198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在地理教学中擅长图示直观,善于利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写过有关地理系列板图的设计与绘制、培养地理学习兴趣的教学经验文章,以及地理考察日记、乡土地理教材等,共百余万字;主编、执笔的《绍兴市地理》,获浙江省乡土地理教研成果一等奖。1985年以来,为大、中、小学,地理学会等作过二十多次报告。教学工作照片及简要事迹曾刊载于《浙江日报》。教学录像片曾在绍兴和上海电视台播放。 天气与气候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五节)   一、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气团及其分类”、“锋面与天气”   第二课时“形成气候的因素”、“世界气候类型”、“人类活动与气候”。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师:为什么昨天暖和晴朗,今天刮风下雨,气温明显下降;为什么我们浙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而与浙江纬度相似的北非撒哈拉却是热带沙漠气候?这种天气变化和气候分布的原因及规律就是这节——“天气与气候”所要分析、解决的内容,请把课本翻到第73页[板书]第五节天气与气候   师:请阅读第一段课文,区分“天气”与“气候”这两个概念的不同。   特别注意形成因素前的“短期变化”、“长期变化”这两个定语。   师:什么叫天气?什么叫气候?影响天气与气候的因素各是什么?   生:天气是由影响大气物理状态短期变化的因素造成的,而气候是由影响大气物理状态长期变化的因素造成的。影响天气的主要因素是气团和锋面的活动,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面状况等。   师:那么,“清明时节雨纷纷”、“东虹太阳西虹雨”、“狂风暴雨”、“四季如春(昆明)”这四个短语中,哪些指天气?哪些指气候?   生:天气——“东虹太阳西虹雨”、“狂风暴雨”,因为这是短时间的天气变化现象;“清明时节雨纷纷”指的是江南春雨连绵的意境,年复一年,基本不变。“四季如春”同样是经久不变的大气物理状态的表现,所以两者都属气候范畴。   师:对。今天我们就来分析研究影响天气变化和形成气候不同的因素。第五节“天气与气候”,教材主要分两个部分,即影响天气的因素和影响气候的因素。这一节课讲的是影响天气的因素。   [板书]一、影响天气的因素   师:在对流层里,大气总是时刻不停地作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天气就是随着大气的运动而变化无穷。影响天气变化的,主要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气团”与两种物理性质截然不同的气团相接触而形成的“锋面的活动”这两个因素。   [板书](一)气团   师:这一小节要解决两个问题,即气团的概念和气团的分类,请阅读课文,归纳分析。   生:(阅读课文)   师:什么叫气团?   生:在广大范围内,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比较均匀的大团空气,称为气团。   师:(随学生解答,绘出气团示意板图,并边讲边绘边分析)(图29略)   师:须具备什么条件,这大团空气的温度才能基本相似?请回忆第二节“大气的热状况”中提到“大气的直接热源”是什么?   生: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大团空气温度基本相似,首先要大面积地区地面温度基本相似。   师:所以,形成气团的首要条件是“大范围性质比较单一的大陆表面或海洋表面”。如冬季,西伯利亚、蒙古大面积冰雪覆盖,易于形成冷而干燥的气团;广大的北太平洋热带海面易于形成暖而潮湿的气团,等。   师:如果具备了上述条件,但空气水平移动较快,能否形成气团?   生:不能,因为空气移动速度快,地面温度、湿度对大气的温度、湿度就不可能持续影响,地面上的大团空气就不可能保持与地面基本相似的物理性质。   师:对。因此,形成气团的第二个条件是“大气要比较稳定”。   师:假设(北半球)这一冷而干气团的南面是一个热而湿的气团,当两个气团相遇时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在两种不同性质气团的接触面(交界面)上会形成空气的扰动,南面密度小的暖空气会被北面密度大的干冷空气所抬高。   师:[板图]在两气团的接触带上绘上A、B、C三条线请根据气团的物理性质判断,哪条线表示正确的接触面?   为什么?   生:A线。因为暖湿空气密度小而轻,相遇后必然被冷而重的空气所抬高,导致暖空气处在冷空气之上。   师:对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