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免疫学
分目录
第一章 免疫学概论………………………………………………………1
第二 免疫器官和组织
第三 抗原
第四章 免疫球蛋白………………………………………………………3
第五章 补体系统…………………………………………………………4
第六章 细胞因子…………………………………………………………7
第七章 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10
第八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及其编码分子………………11
第九章 B淋巴细胞………………………………………………………14
第十章 T淋巴细胞………………………………………………………16
第十一章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处理及提呈…………………………17
第十三章 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18
第十四章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19
第十五章 免疫耐受………………………………………………………20
第十六章 免疫调节………………………………………………………22
第十七章 超敏反应………………………………………………………23
第十八章 自身免疫性疾病………………………………………………25
第十九章 免疫缺陷病……………………………………………………26
第二十章 肿瘤免疫………………………………………………………27
第二十一章 移植免疫……………………………………………………28
第二十二章 免疫学检测…………………………………………………29
第二十三章 免疫学防治…………………………………………………30
编者:
吴贵仙:负责第1-4章
邵亦心:负责第5-8章
徐致遥:负责第9-12章
倪雪君:负责第13-16章
韩飞剑:负责第17-19章
周 浩:负责第20-23章
特别感谢:第一临床医学院09级临床2班周梦学姐的版面整理!
【鸣谢:第一临床医学院10级临床10班】
1概念:
1免疫: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对自身成分形成免疫耐受,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与稳定的功能。
2免疫防御: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的病原体及有害的生物性分子
3免疫监视(immunological surveillance)监督机体内环境出现的突变细胞及早期肿瘤,并予以清除
4免疫自稳: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细胞表达的抗原(解释见后)不产生免疫应答,不导致自身免疫病,反之,对外来病原体及有害生物分子表达的抗原,则产生免疫应答,予以清除,从这层功能上说,免疫系统具有区分自我及非我功能
2组成
免疫器官(胸腺、骨髓、脾、淋巴结等)
免疫系统 免疫组织(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免疫细胞(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T 及B 淋巴细胞)
免疫分子(细胞表面分子、抗体 细胞因子、补体等等)
3免疫系统的三大基本功能
功能 正常表现 异常表现 1.免疫防御 防止、清除病原体抗感染免疫) ↑超敏反应、 ↓免疫缺陷病 2.免疫监视 清除突变或癌变细胞(抗肿瘤免疫) ↑肿瘤、持续病毒感染 3.免疫自稳 维持内环境稳定 (消除损伤或衰老细胞,对自身组织成分耐受) 自身免疫病 4免疫学发展经历的三大时期,举例各时期重要事件和人物
经验免疫学时期
人痘苗(开始于中国的南宋时期,公元11世纪)
牛痘苗(开始于英国Jenner医生公元18世纪)
科学免疫学时期(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1880年,巴斯德研制减毒疫苗预防鸡霍乱炭疽杆菌狂犬病等疾病。(人工主动免疫方法)
1890年,培林von Behring)和北里Kitasato),在Koch实验室制造抗白喉杆菌外毒素血清治疗白喉(人工被动免疫方法
Burnet的克隆选择学说
现代免疫学时期
抗原识别受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遗传基础
1978年发现抗体基因重排是B细胞抗原识别受体多样性的原因
T细胞抗原受体基因的克隆
免疫遗传学和MHC限制的发现
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发现
信号转导途径的发现
二 免疫器官和组织
1.概念:
1 淋巴细胞归巢:随血液循环运行至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的淋巴细胞,通过其表面归巢受体与HEV 表面相应血管地址素结合,促使淋巴细胞黏附于HEV,继而迁移至淋巴结相应特定区域内定居
2 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T、B)经淋巴循环及血液循环,运行并再分布于全身淋巴组织中。
2.免疫器官组织的组成、结构及其功能。
中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发育、分化、成熟的场所
骨髓:B细胞发育成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期末训练题四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docx VIP
- 2025年AILD-B2解码地球初赛模拟题一附答案.docx
- 期末复习专项训练题 判断题 教科版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docx VIP
- 期末复习专项训练题 简答题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docx VIP
-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6)—气候及其影响-专题复习课件.ppt
- 期末复习专项训练题 实验探究题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docx VIP
- 2025年北京市东城区九年级(初三)一模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 期末复习专项训练题01——综合材料题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docx VIP
- 潘通色卡U电子版.pdf
- 预防接种技能操作案例.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