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73《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导学案
高一物理 WL—13—02—036
第4.3《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导学案
编写人:沈文炳 审核人:高一物理组 编写时间:2013-04-16
班级: 组名: 姓名:
【学习目标】
1.会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
2.会利用物理图像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3.通过用纸带与打点计时器来探究功与速度的关系。
【知识链接】
1、复习必修一第二章实验“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知道怎样通过纸带求小车的瞬时速度的方法。
2、复习必修一第四章实验“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中的参考案例二,知道怎样平衡摩擦力及得到小车合力的方法。
【学习过程】
知识点一:与动能相关的因素
问题1、物体的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问题2、物体由静止匀加速运动L距离时,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大小有什么定性关系?
物体由静止匀加速运动L距离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则加速度 。
问题3、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的加速度a由哪些因素决定?
问题4、在前面,我们通过研究重力做功来寻求重力势能的表达式,通过研究弹力做功来寻求弹簧的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现在,我们应该通过研究物体受到的哪个力做功来寻求动能的表达式呢?
知识点二:实验方案
图1 由重力提供牵引力 图2由橡皮筋提供牵引力
问题5、在两种实验方案中,如何平衡摩擦力?为什么要平衡摩擦力?
问题6、如何求解小车运动到某一点时的速度大小?
问题7、在图1的方案中,假设小车质量M,重物质量m,小车的摩擦力已经平衡。尝试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绳子的拉力F与重物的重力mg的关系,并说明什么情况下可以近似用mg代表F。
问题8、在图1和图2两种方案中,如何求解和记录牵引力对小车做的功?
问题9、在图1的实验中,能不能只用一条纸带来记录拉力做功不同及对应的速度?
问题10、在图2的实验中,为什么每次试验要把小车拉到相同的位置释放?
【例题1】实验中,小车会受到阻力,可以使木板倾斜作为补偿.则下面操作正确的是 ( )
A.使拖着纸带的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不下滑即可
B.使拖着纸带的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能下滑即可
C.沿木板向下推拖着纸带的小车,放手后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距均匀即可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变式1】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了一条如图所示的纸带,这条纸带上的点两端较密,中间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凶可能是 ( )
A.电源的频率不稳定
B.木板倾斜程度太大
C.没有使木板倾斜或倾斜角太小
D.小车受到的阻力没有平衡掉
知识点三:实验步骤
安装器材。按图2所示安装号实验器材。
2、平衡摩擦力。将安装有打点计时器的长木板的一端垫起,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不挂橡皮筋,闭合电源,轻推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间隔均匀的点。
3、操作和记录。第一次先用一条橡皮筋做实验,用打点计时器和纸带测出小车获得的速度v1,设此时橡皮筋弹力对小车做功为W,并将得到的数据计入表格。换用2条、3条、4条、……同样的橡皮筋做实验,并将橡皮筋拉伸的长度都和第一次相同,测出v2、v3、v4、……,橡皮筋对小车做功分别为2W、3W、4W、……,将数据记入表格。
4、分析数据。尝试做W-v,W-v2等图象,探究W和v的关系。
【例题2】关于“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每次实验必须设法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
B.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没有必要保持一致
C.放小车的长木板应该尽量使其水平
D.先接通电源,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
知识点四:数据处理
1、计算法。 根据测出的速度分别按W∝v,W∝v2,W∝v3,W∝,……算出相应的功的值,并与实际的功进行比较,找出功W与速度v的关系。
2、图像法。根据测得的数据,分别作出W-v图象,W-v2图象,W-v3图象,W-图象,……,如果哪一种图象更接近于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功与速度之间就是哪一种正比关系。
橡皮筋做功 n个间隔距离x(m) n个间隔时间T(s) v(m/s) v2(m2/s2) v3(m3/s3) 1 W 2 2W 3 3W 4 4W 5 5W
知识点五:误差分析
1、由于忘记平衡摩擦力或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2、橡皮筋长度、粗细不一,使得拉力及拉力的功与条数不成正比带来的误差。
3、纸带上所打点的间距测量也会带来误差。
4、作图描点带来的误差。
【当堂检测】 (温馨提示:选择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英语 Module 4《Fine Arts—Western Chinese and Pop Arts-reading》学案2 外研版必修2.doc
- 高中英语 Module 4《Fine Arts—Western Chinese and Pop Arts-listening&speaking》学案 外研版必修2.doc
- 陕西公务员面试 应急应变部分解析.doc
- 陈涉世家课件(赏析).ppt
- 陈广安课案model2外研版英语下册.doc
- 陈思玲作文《打破常规,创造新天地》.doc
- 高中英语 Module 1《Our Body and Healthy Habits-Vocablary》学案1 外研版必修2.doc
- 陆家嘴楼“世纪连廊”首节钢箱梁完成吊装.doc
- 高中英语 Module 1《Our Body and Healthy Habits-Grammar》学案5 外研版匦.doc
- 阿迪达斯三叶草(adidas)大事记.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