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析报告文学的语言特征.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报告文学的语言特征

浅析报告文学的语言特征 10级新闻2班 谭依林 010610121 语言是一种符号。当一种文学样式能独立面世,便是因为它拥有了自己独特的语言符号。可以说报告文学是一种脱身于散文,汲取了小说等艺术门类滋养的新闻文学。因此,报告文学的语言与散文、新闻、小说等文种的语言就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蔚为大观的报告文学无疑又有着自己的独特语言风格。 首先,报告文学语言追求真实的表达。在基希的《报告文学——一个危险的文学体裁》中,有一句精辟的论述:“真实是艺术最贵重的质料,精确是它最好的处理方式。”学界也早已达成共识,只要作者在自己的作品中写下“报告文学”这四个字,就意味着作者向读者承诺:“我的作品的完全真实的。”而读者也是在“这里没有虚假”的心理支配下阅读作品的,他对作品的认识、理解以及由作品而产生的一系列美感效应也是以“真”为其基础的。“真”把作者和读者的心灵紧紧地维系在一起,无形之中,作者和读者在真实性上产生了默契。如果作者无意或有意地再作品中掺假设虚,那么,一旦为读者所察觉,原先作品留给接受者的良好印象也就可能随之消失,有时,甚至还会产生更严重的后患。因此,真实在报告文学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而这种真实就要求作品中的人物、事件、时空关系以及人物语言、细节等,都应客观有据,恰如其分,且不能移花接木,张冠李戴。我以为,要确保这样严格的真实性,就必须首先保证作品中语言的精度和信度。因为“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语言是文学的主要工具,它和各种事实,生活现象一起,构成了文学的材料。”语言作为一种载体,若是虚空了,那么,它就不可能负载起有质量的“重”材料。正如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一样,报告文学作为新闻的一个重要分支,真实的表达也是报告文学语言的最重要特征之一。 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追求真实表达最重要的便是以下两点:其一是在材料收集阶段扎实深入采访,抓住细节,确保报告文学中的人、事、物真实无误;其二便是在写作时不能为了追求辞藻的华丽而放弃报告文学美之根本——真实。以吕雷和赵洪协力共著的优秀报告文学《一位老人和一座城的传奇》为例,文中,作者为了凸显小平同志对深圳发展的重要领导作用,大量引用了数据,如在写改革开放前深圳堪忧的经济状况时,作者并没有用大量的形容词来堆砌深圳从前的悲情,而是让数据说话“深圳共出现四次大规模越境冲卡群体事件。第一次是1957年前后,实行公社化运动期间,一次外逃了5000多人。第二次是1961年,经济困难时期,一次外逃1.9万人。第三次是1972年,外逃2万人。第四次是1979年,撤县建市初期,有7万多人沿着几条公路成群结队地涌向边境线,伺机越境。最后成功外逃3万人……”在描画改革开放后深圳腾飞宏图时,作者写道:“村长对小平说,现在日子过得不错,人均月收入有500元。邓榕吃了一惊,说老爷子,比你的工资还要高。”以上一串串准确的数字和细节,无言的述说着深圳的改革前后翻天覆地的变化,比任何华美的辞藻都让人动容。而在这些数字、细节,都是记者深入调查、精心记录的结果。 其次,报告文学也讲究以情动人。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感不深,则情不深;情不深,则无以惊心而动魄,垂世而远行。”说的便是情感乃是流淌在文学作品中的血液,没有情感的作品便不能受到读者的喜爱。作为散文的衍生品,报告文学天然带有浓情的“遗传基因”。国际报告文学最重要的实践者和理论建设者之一的基希认为,报告文学作家应当具有三项必备的条件:一是严格地忠实于事实;二是强烈的社会感情;三是对被压迫大众密切的联系。由此,可以总结说,报告文学的情味来自作者基于自己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而生出的对劳苦大众的同情。 正如孟晓云所说的那样:“我要写他们,欲望是这样强烈。他们的事迹和命运纠缠着我,追赶着我,刻不容缓……采访归来,总有一种负债感,不写出来便对不起我的采访对象,对不起读者……生活吸引我,冲撞我,挑动我,它有自己独特的色调:或悲怆,令人泪下;或深沉,令人沉思;或欢乐,令人热血沸腾……”正因为这样,我们阅读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便可感觉作品中的浓情外溢,或热烈地讴歌,或愤懑地鞭挞,或深沉地忧思,其情足以扣人心弦,动人心魄。可以这样说,感情的强烈直露是报告文学的一大特色,也是报告文学深得读者喜爱的重要原因。盂晓云的《胡杨泪》就是一片感情真挚的优秀作品。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她把自己丰富的感情注入了作品。作者把有着20年自学坎坷经历,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失败者得钱宗仁,比作世界上最古老的胡杨,她写到“胡杨,它高达,树干弯曲,像一个弓着的老人。其貌不扬,却有着很强的生命力,耐干旱,耐盐碱,抗风沙,能在十分恶劣的自然条件下生长,胡杨树又是会流泪的树。”作品以泪为题,文溢深情。 再次,鲜明的政论性也是报告文学语言的一大特色。我国著名学者钱钟书就曾说过“在艺术里最高的层次是哲理性的艺术作品。”报告文学的哲理是通过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