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研究屈赋的经过.PDFVIP

  1.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 我研究屈赋的经过

一 我研究屈赋的经过 (一)前人研究屈赋的方法我国文学作家也算不少,但像屈原作品之 引人注意,启发人研究的兴趣,可说绝无仅有。自东汉王逸写了部 《楚辞章 句》,可算是对屈赋专门研究的开始。晋朝郭璞有注十卷,惜今亡佚。宋有 洪兴祖为王逸作补注,朱熹有 《楚辞集注》;明有陆时雍、黄文焕、王夫之; 清有屈复、蒋骥、林云铭、毛奇龄、戴震、俞樾、丁晏、马其昶、廖平、谢 无量、王闿运等;而近代楚辞专家尤彬彬辈出,游国恩、陆侃如、闻匡斋、 饶宗颐、徐嘉瑞、姜寅清,乃其比较重要者。旧派如刘永济,亦卓然自成一 家之言。 但屈原作品是战国时代的新兴文学,不但它的体裁于诗三百篇外另树 一帜,它的内容也蕴藏丰富,有如一座宝山,信手掇拾,都是价值连城的珍 物。凡有内容的文字表面字句也必比较艰深,注家不得其解,便怀疑这些都 是譬喻。我们知道汉代正是譬喻说盛行的时代,像 《周南》第一首《关睢》, 无非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单相思,在汉经学家的眼里却变成:“正始之道, 王化之基,是以关睢乐得淑女以配君子,爱在进贤而不淫其色,哀窈窕,思 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了。《卷耳》明明是奉使在外之人,思念家中,登 高以望,望而不见,借酒浇愁,《诗序》却说“卷耳,后妃之志也,又当辅 佐君子,求贤审官,知臣下之勤劳,内有进贤之志,而无险装私谒之心,朝 夕思念,至于忧勤也”了。这些话不但隔靴搔痒,而且闭眼穿针,从前学者 为传统压力所约束,只有盲从,我们今日读了诗的原文,再读 《诗序》,便 不免要绝倒了!汉儒注经所最爱用的 “譬喻说”,我们可说它有点像近代文 学上的 “象征主义”,王逸注屈赋的 《离骚》,便开始将象征主义运用出来, 他说:“《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 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 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其辞温而雅,其义皎而朗,凡百君子,莫 不慕其清高,嘉其文采,哀其不遇,而愍其志焉。” 他这个方法,不但用之于屈原抒情作品的 《离骚》、《九章》,更用之于 完全客观描写的 《九歌》、《天问》。于是所有屈赋中的美人香草,固无一非 屈原借以譬喻他的君臣遇合关系,便是那些祭祀神明的 《九歌》,也无非“上 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以风谏”了。这个 “象征主义”果然是一 种利器,所有屈赋里的难题,遇着它无一不迎刃而解。 可是这种方法和诗经的注解,同样是迂曲可笑,毫无道理,我们当然 不能相信它。 王逸以后所有楚辞注家没有一个能跳出他的窠臼的。所有注解,总在 屈原和楚怀王身上来来去去地兜圈子。近代游陆闻饶等利用西洋精密的科学 方法将屈赋细加分析,闻匡斋的成绩尤值称道,但他们对屈原赋真正的内容 仍缺乏了解,非求深反失,则转入歧途,与前人之错误相比,也不过五十步 之与百步之差罢了。 (二)我无意间发现探讨屈赋的新路线至于我,研究屈赋竟发现了一 条新的路线,这路线便是屈赋内容必非故纸堆所能解决,必须搜讨域外古代 的宗教神话和其文化分子而后可。 我这个路线的发现,完全是于无意中得来的,以前作屈赋研究报告也 曾公开表白过,现在不妨再表白一回。 民国三十二年间有个学术界的朋友卫聚贤先生,要办个学术论文集纪 念吴稚晖先生八十诞辰,征稿于我。我于武大教文学史时讲到楚辞部分,原 写过篇 《天问整理的初步》,现想加以扩充写篇文章交去。不过整理 《天问》 也必须明了 《天问》的内容,乃找了《山海经》、《淮南子》一类书来参考。 忽然于 《山海经》发见“昆仑四水说”,于 《淮南子》发现“帝之四神泉说”, 想到 《大唐西域记》说印度须弥山即阿耨达山有四河,又想到《旧约圣经》 伊甸园也有四河。我有一本上海美华圣经会印行的官话译本 《旧约全书·创 世记》第二章说 “耶和华上帝在东方的伊甸立了一个园了……有河……从那 里分为四道,第一道名叫比逊,就是环绕合腓拉全地的,在那里有金子,并 且那地的金子是好的,在那里又有珍珠和红玛瑙。第二道河名叫基训,就是 环绕古实全地的。第三道河名叫希底结,流在亚述的东边;第四道河就是伯 拉河。”那流在亚述东边的希底结 (Hiddekel),《圣经》学者考即 为美索博达米亚 (两河流域)的替格里斯(Tigris),那伯拉河便是 幼发拉底斯 (Euphrates)。 当我知道伊甸园两条河是真真实实地理上的名词,而且都在阿拉伯半 岛上,即构成所谓世界 “文化摇篮”的新月沃壤的两条大河。我当时惊喜兴 奋之情,真没有适当的词汇可以描绘,有如久处黑暗者眼

文档评论(0)

ming201771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