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 第三章 热力学基础.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技 第三章 热力学基础

做功可以改变系统的状态 摩擦升温(机械功)、电加热(电功) △pQ △pT △V V P 绝热曲线 等温曲线 0 物理原因: P = nkT 等温膨胀过程,压强的减小,仅来自体积的增大,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减小,即n减小 而绝热膨胀过程,压强的减小,不仅因为体积的增大,即n减小,而且还由于温度的降低。 故对相同的体积变化,绝热过程的压力变化更大。 这表明:从同一状态出发,膨胀同一体积,绝热过程比等温过程的压强下降得更多一些。 在绝热过程中,P、V、T三个参量同时改变。 PV?=C 问题:过程方程与状态方程有何区别? 过程方程表达的是状态变化过程中,前后两个状态的状态参量间的关系。 表达一个状态的参量(P,V,T)间的关系。 例如:在等温过程,其过程方程就是 P1V1=P2V2 P1 P2 V1 V2 1 2 例题 图中pb是绝热过程, 问: pa和pc是吸热还是放热过程? 于是有 Ea-EpEb-EpEc-Ep 知: EaEbEc 由 显然 ApaApbApc 亦即 QpaQpbQpc Ea-Ep +Apa Eb-Ep +Apb Ec-Ep +Apc =0 所以 pa是吸热, pc是放热过程。 P V p a b c ? 例题3.1 讨论理想气体在如图所示的1-Ⅰ- 2和 1-Ⅱ-2过程中,?T、?E、A和Q的正负。 (3)气体过程方程 解: 3-2 循环过程 卡诺循环 一、循环过程 系统经过一系列状态变化过程以后,又回到原来状态的过程。 循环的特征: 系统经历一个循环之后,内能不改变。 ?E = 0 C P V o A B D P V 正循环(顺时针) A 热机 致冷机 A P V 逆循环(逆时针) (1) 由准静态过程组成的循环过程,在P-V图上可用一条闭合曲线表示。 a b c d a b c : 系统对外作正功 c d a : 系统对外作负功 总功 证明: 正循环对外作正功 Q1 -Q2 =A (3)经一个循环,气体内能不变,故热力学第一定律写为 (2)经一正循环气体对外作的净功(或经一逆循环外界对气体作的净功)等于闭合曲线包围的面积。 P V 正循环(顺时针) A 热机 a b c d ?E = 0 注意:Q1 0 Q2 0 低温热源 高温热源 高温热源 Q吸 A总 Q放 (热机效能) 二、热机(正循环)及热机效率 循环效率 注意:当工作物质不只和一个高温热源及一个低温热源接触时, 发电厂蒸汽动力循环示意图 550C 0 过 热 器 锅 炉 水泵 冷凝器 冷 却 水 气 轮 机 发电机 Q Q 吸 放 A1 20C 0 高温高压蒸汽 A2 废气 热机 :持续地将热量转变为功的机器 . O p V Q吸 Q放 A总 致冷系数 低温热源 高温热源 高温热源 Q放 A总 Q吸 三、制冷机(逆循环)和致冷系数 Q吸 ,Q放 ,A总都取绝对值 致冷系数的数值可以大于1 制冷性能系数大,表示制冷系统(制冷机)能源利用效率高。理论上的制冷性能系数可达2.5-5。 周围环境 冷冻室 冷凝器 蒸发器 节 流 阀 储 液 器 压 缩 机 0 -30 C 10 atm 3 atm 10 0 C 冷冻室 Q吸 Q 放 氟 利 昂 更高温、高压的气体 低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 压力降低,温度继续下降成为气液两相的制冷剂 换热气化,成为高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 压缩机 常温、低压气态制冷剂 冷凝器 节流阀 蒸发器 .”绝热压缩” “绝热膨胀” 热交换 放热 相变 相变汽化 热交换 家 用 电 冰 箱 循 环 A “蛇形管” 600 * * * 第三章 热力学基础 本章研究热力学系统的过程——系统状态的变化 系统状态的变化的原因:做功和传递热量 第二章从微观角度研究热力学系统处于平衡态时的一系列性质及所满足的统计规律 3.内能 3.1准静态过程、功、内能和热量 1.准静态过程 2.准静态过程的功 4.热量 5.热力学第一定律 3.3热力学第二定律 3.2 循环过程 第三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The 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 3-1 热力学概述 (Introduction of thermodynamics) 1. 热力学的任务 方向、限度、能量转换、宏观性质 2. 平衡热力学的特点 (1)研究对象:N~1020 (2)研究方法:宏观方法 3-2. 热力学基本概念 (Basic concepts of thermodynamics) 1. 系统与环境 (sy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