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北京课改版语文七上第22课《爱莲说》ppt说课课件1.ppt

2017秋北京课改版语文七上第22课《爱莲说》ppt说课课件1.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秋北京课改版语文七上第22课《爱莲说》ppt说课课件1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 ——李白 “说 ”: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与现代杂文相似。 “爱莲说”就是论说一下喜爱莲花的道理。 走进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因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 周敦颐任职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一四十余丈宽的莲池(后被称为“爱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 。 生字读音: 蕃 颐 濯 淤 涟 蔓 亵 噫 鲜有闻 生字读音: 蕃( fán) 颐(yí)濯(zhúo) 淤(yū)涟(lián)蔓(màn ) 亵(xiè) 噫(yī)鲜(xiǎn)有闻 二、自主质疑 疏通文意 水陆草木之花,可 爱者 甚 蕃。 晋陶渊明菊;自 (值得)(十分)(多) (自从) 李唐 来,世人 盛 爱牡丹;予 独 爱莲 之 (唐朝) (十分;特别) (只;唯)(的,音节助词) 出淤泥而不染,濯 清 涟 而不妖,中通 外直,不蔓不 (洗涤清水) (空) 枝,香远益清, 亭亭 静植, (香气远播,更加显得清芬)(耸立的样子) 可远观而不可 亵玩 焉。 (玩弄) 译文: 水上地上各种草和木的花,可爱的是很多的。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予 谓 菊,花之隐逸 者 也;牡丹, (认为) (…的人或物) 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 君子 者也。 (品德高尚的人)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 闻;莲之爱,同 (唉) (听说) 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应该是很多了) 译文: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爱菊花的人,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爱莲花的人,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至于爱牡丹的人,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重点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 文中描写莲花的句子有哪些?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生长环境 体态香气 风度气质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莲,花之君子者也 教学过程 2、本文的题目是爱莲说,为什么还要提到其他两种花呢?作者对这几种花持什么态度?有何用意? 菊花 牡丹 晋陶渊明独爱菊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人物 所爱之花 所爱之花的象征 现实情况 感情 作用 周敦颐 莲 君子 予独爱 赞美 主旨 陶渊明 菊 隐逸者也 陶后鲜有闻 惋惜 正称 世人 牡丹 富贵 世人盛爱 宜乎众矣 讽刺 反衬 你如何看待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谈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