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秋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20 岳阳楼记 教学课件 共44张PPT (共44张PPT)
精辟议论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嗟夫,予尝求 古仁人之心, 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古时 品德高尚的人 探求 或许 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朝廷 唉!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这两种表现的, 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为外物环境的好坏或喜或忧,也不因为自己的心情的好坏而或乐或悲。 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在朝),则为平民百姓担忧;处在荒远的江湖中(在野),则替君主担忧。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他一定会说“比天下人忧虑在前,比天下人享乐在后”吧。 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这样(他们)进朝为官也忧虑,退居江湖为民也忧虑。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啊!(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志同道合呢?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第三部分(5段): 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 ——读神韵 你特别欣赏哪些句 子? ——议一议 立意美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不为外物所动,不论是自然景物的阴晴圆缺,还是社会环境的顺遂艰难,都不能动摇心中的信念。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现实生活中,超越自己个人的忧乐,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补救时弊,积极进取。 意境美 不同角度的洞庭湖——雨湖、晴湖、月湖 不同知觉的洞庭湖——形、声、光、色 语言美 骈散结合,错落有致 字斟句酌,精妙传神 ——攻破难点 二、句子翻译(示例) 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太守。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攻破难点 二、句子翻译(示例) 2、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一湖。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攻破难点 二、句子翻译(示例)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这是岳阳楼盛大壮观的景象。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攻破难点 二、句子翻译(示例) 4、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宽广无边。 ——攻破难点 二、句子翻译(示例) 5、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译成“(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 大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照在湖面上闪着金色,月影映入水底,像沉潜的玉璧。 ——攻破难点 二、句子翻译(示例) 6、微斯人,吾谁与归。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古代四大名楼: 湖南省岳阳市的岳阳楼、 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学科网 zxxk 王勃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湖北武昌的黄鹤楼: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灏的《黄鹤楼》 山西的鹳鹊楼: 王之涣的《登鹳鹊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北宋·范仲淹 字希文,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死后谥“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宋史》记: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而少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惫甚,辄以凉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人不堪其忧,仲淹不堪其乐也。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以力主革除弊政,被谗受贬,庆历五年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勤爱民,有政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年长春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9课《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 (共31张PPT).ppt
- 2017湖南益阳高中语文语文教研示范课件师说21PPT.ppt
- 2017年长春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0课《陋室铭》课件 (共51张PPT).ppt
- 2017年长春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6课《北京的春节》课件 (共71张PPT).ppt
- 2017年长春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5课《清塘荷韵》课件 (共61张PPT).ppt
- 2017版统编教材七上六单元《天上的街市》课件(20张PPT).ppt
- 2017年长春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课《诗歌二首》课件 (共22张PPT).ppt
- 2017年长春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1课《三峡》课件 (共21张PPT).ppt
- 2017版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秋天的怀念》课件(共46张PPT).ppt
- 2017年长春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3课《一座小院和一条小路》课件 (共31张PPT).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