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曾文华).ppt

2018届高三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曾文华).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届高三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曾文华)

2018届高三诗歌鉴赏复习 ——事物形象 学习目标:如何鉴赏事物形象 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咏物诗的特点 1、标题 以物象为题;咏(题、赠、赞)+物象 。 2、形似 用形象语言描写出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多用拟人、象征等手法; 3、神似 借物抒怀,表达理想、志向、情怀。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追求“神似” 。情感:或发其志士之悲、君国之忧,或写其怀才不遇的感受。 4、常用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寄情于物、借物喻人、比喻、象征、拟人、对比、比兴、联想和想像、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等等。 咏物与写景的区别 1、从描写对象上,咏物诗中只有一个主体描写对象,主要描写此物的特点;而其它的诗中多是由多个景物构成一幅总体的画面,没有主次之分。 2、从作用上,咏物诗是借详细描写物的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其它诗中的景物描写是通过一幅画面,渲染一种气氛,从侧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注:①断肠,销魂②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沉沦下僚。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 咏物诗的情感归类 1、抒写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受。 2、表达自甘寂寞、坚贞不屈、高洁脱俗(不同流合污)的气节。 3、厌恶官场,追求自由、隐逸、淡泊闲适等的生活。 1、鉴赏事物形象的关注点 ⑴熟记特定物象的象征意义。 在阅读古典诗歌时,对于诗中出现的草木花果、鸟兽虫鱼以及月露风云等物象,我们要注意沉淀于其中的特定含意。 ⑵鉴赏一般物象要结合作者的处境,了解作者的身世,分析作者所塑造的形象的象征意义。 ⑶抓住物象的特征与作者所包含的感情。 2、 提问方式: 1、诗中描写体现了形象(物象)怎样的特征(品 格)? 2、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形象。 3、这首诗刻画了什么形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3.答题步骤 第一步: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外在特征+内在品格) 第二步:结合诗句分析所咏物象的特点(关注描写用语及评价用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分析出其内在神韵) 第三步: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感情剖析所托之情。 本诗塑造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野菊【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②政:通“正” 外在特征: 内在品性: 形象意义:???????????? 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 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自视清高。 本诗(托物言志)借写野菊表明自己孤芳自赏,不愿供他人观赏,不为他做人嫁衣裳的清高的志趣 典型例题1: 参考答案:本诗塑造了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内心高洁的野菊形象。(第一步:总括)首联表现了野菊不愿被文人赏识,更不愿被流俗赏识,颔联表现了生长于山野的野菊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自视清高,颈联从色彩方面衬托出野菊的清幽高雅,尾联化用典故,写野菊嘲笑被人赏识的家菊。(第二步:分析)作者借写野菊表明自己孤芳自赏,不愿供他人观赏,不为他做嫁衣裳的清高(率性自然、超凡脱俗)的志趣。(第三步:感情) 典型例题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山泉 ??????????????????????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 答: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有满涧平池之能(外在特征)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内在品性)。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自己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注】本题有两问,属小口径题,两问刻分开来答,问什么答什么,可不用分析,视分值而定。 马 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阅读此诗,简析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样的形象?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实战演练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