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神经网络培训
人工神经网络 (Artificial Neural Netwroks -----ANN) -----孙宝光 引 言 利用机器模仿人类的智能是长期以来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认识自身的理想。 研究ANN目的: (1)探索和模拟人的感觉、思维和行为的规律,设计具有人类智能的计算机系统。 (2)探讨人脑的智能活动,用物化了的智能来考察和研究人脑智能的物质过程及其规律。 ANN的研究内容 (1)理论研究:ANN模型及其学习算法,试图从数学上描述ANN的动力学过程,建立相应的ANN模型,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对于给定的学习样本,找出一种能以较快的速度和较高的精度调整神经元间互连权值,使系统达到稳定状态,满足学习要求的算法。 (2)实现技术的研究:探讨利用电子、光学、生物等技术实现神经计算机的途径。 (3)应用的研究:探讨如何应用ANN解决实际问题,如模式识别、故障检测、智能机器人等。 研究ANN方法 (1)生理结构的模拟: 用仿生学观点,探索人脑的生理结构,把对人脑的微观结构及其智能行为的研究结合起来即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roks,简称ANN)方法。 (2)宏观功能的模拟: 从人的思维活动和智能行为的心理学特性出发,利用计算机系统来对人脑智能进行宏观功能的模拟,即符号处理方法。 ANN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通过揭示物理平面与认知平面之间的映射,了解它们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机理,从而揭示思维的本质,探索智能的本源。 (2)争取构造出尽可能与人脑具有相似功能的计算机,即ANN计算机。 (3)研究仿照脑神经系统的人工神经网络,将在模式识别、组合优化和决策判断等方面取得传统计算机所难以达到的效果。 神经网络研究的发展 (1)第一次热潮(40-60年代未) 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W.McCulloch和数学家W.Pitts在提出了一个简单的神经元模型,即MP模型。1958年,F.Rosenblatt等研制出了感知机(Perceptron)。 (2)低潮(70-80年代初): (3)第二次热潮 1982年,美国物理学家J.J.Hopfield提出Hopfield模型,它是一个互联的非线性动力学网络.他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种反复运算的动态过程,这是符号逻辑处理方法所不具备的性质. 1987年首届国际ANN大会在圣地亚哥召开,国际ANN联合会成立,创办了多种ANN国际刊物。1990年12月,北京召开首届学术会议。 人工神经网络研究的局限性 (1)ANN研究受到脑科学研究成果的限制。 (2)ANN缺少一个完整、成熟的理论体系。 (3)ANN研究带有浓厚的策略和经验色彩。 (4)ANN与传统技术的接口不成熟。 人工神经网络概述 什么是人工神经网络? T.Koholen的定义:“人工神经网络是由 具有适应性的简单单元组成的广泛并行互连的网络,它的组织能够模拟生物神经系统对真实世界物体所作出的交互反应。” 二、神经元与神经网络 大脑可视作为1000多亿神经元组成的神经网络 从神经元各组成部分的功能来看,信息的处理与传递主要发生在突触附近。当神经元细胞体通过轴突传到突触前膜的脉冲幅度达到一定强度,即超过其阈值电位后,突触前膜将向突触间隙释放神经传递的化学物质。 脑神经信息活动的特征 (1)巨量并行性。 (2)信息处理和存储单元结合在一起。 (3)自组织自学习功能。 神经网络基本模型 人工神经元,神经元的数学模型 其中j为阈值,wij为从神经元i到神经元j的连接权重因子,f( )为传递函数,或称激励函数。 神经元的模型确定之后,一个神经网络的特性及能力主要取决于网络的拓扑结构及学习方法。 人工神经网络的构成 1)前向网络 2)从输出到输入有反馈的前向网络 3) 层内互连前向网络 4) 相互结合型网络 BP神经网络及其原理 BP (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是一种神经网络学习算法。其由输入层、中间层、输出层组成的阶层型神经网络,中间层可扩展为多层。相邻层之间各神经元进行全连接,而每层各神经元之间无连接,网络按有教师示教的方式进行学习,当一对学习模式提供给网络后,各神经元获得网络的输入响应产生连接权值(Weight)。然后按减小希望输出与实际输出误差的方向,从输出层经各中间层逐层修正各连接权,回到输入层。此过程反复交替进行,直至网络的全局误差趋向给定的极小值,即完成学习的过程。 BP 神经网络的信息处理方式具有如下特点: 1)信息分布存储。人脑存储信息的特点是利用突触效能的变化来调整存储内容, 即信息存储在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强度的分布上, B P神经网络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