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学联盟]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第二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智慧与才情的精灵——对联
“轻风细柳,淡月梅花”是一副四字对联。请根据扩展后的下联,在方格中填写一字,组成一副对仗工整的五字联。 上联:轻风 细柳; 下联:淡月隐梅花。 (扶、拂、摇、吹) 环节三:趣谈对联 对联佳话1:智慧化干戈 ??? 瑜曰:??有手便是扭,无手便是丑,去掉扭边手,加女便是妞,隆中有女长得丑,百里难挑一个妞.?????亮答:有木便是桥,无木便是乔,去掉桥边木,加女便是娇,江东美女大小乔,曹操铜雀锁双娇? ●鲁肃忙劝曰:? ???有木便是槽,无木便是曹,去掉槽边木,加米便是糟,当今之计在破曹,龙虎相争岂不糟.????????? 对联佳话2:《唐伯虎点秋香》片段 《唐伯虎点秋香》对联1 ● 对穿肠:一乡二里共三夫子不识四书五经六义竟敢教七八九子十分大胆 ●唐伯虎:十室九贫凑得八两七钱六分五毫四厘由且三心两意一等下流 《唐伯虎点秋香》对联2 ●对穿肠:十口心思,思君思国思社稷 ▼唐伯虎:八目尚赏,赏花赏月赏秋香 上联:口十心思,思乡思友思父母: 下联: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相传是清乾隆和纪晓岚的酬唱之作,构思拆字十分巧妙。 如何赏析对联? 赏析对联的基本方法: (1)读懂对联的内涵。 (2)探究上下联的结构和词性是如何相对的。 (看句子对仗是否工整) (3)注意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4)关注对联的类型。 形式上,属于正对。 上联强调有远大志向的人才会不断取得进步。 下联用“竹有虚心节节高”比喻虚心使人进步,形象而富有哲理,而虚心二字,意义双关,巧妙合理,对仗工整,琅琅上口。 人怀大志天天向上 竹有虚心节节登高 环节四:赏析佳联 (中考福州卷) 福州乌山的琵琶亭有一副对联,上联是: 一弹流水一弹月 下面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是 A.半入江风半入云 B.一味清凉上月时 C.二分明月万梅花 D.三月细雨春妩媚 “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 1.弹:指弹奏琵琶,此句集自唐代诗人卢仝 《风中琴》中“一弹流水一弹月,水月风生松树枝“的诗句. 2.半入:指琵琶亭在江风吹拂、云气掩映之中,此句集自唐代杜甫《赠花卿》中“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的诗句. 智慧与才情的精灵 —— 对联 环节一:温故知新 定义:对联即楹联,俗称“对子”,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的特点: 对联规则 名对名,动对动, 实对实来虚对虚, 内容上下两相望, 词类相当结构同。 上下两句字数等, 之间莫有重字现。 环节二:知识抢答---选择题 ●对联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 ),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A唐朝 B 隋朝 C宋朝 D明清 D 填空题: 根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写 , 是我国最早的春联。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判断题: 下面一副对联,哪句是上联?为什么? A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 B南楼孤雁,月中带影一双飞。 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学联盟]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课件:专题一 最后的常春藤叶.ppt
- [中学联盟]江苏省铜山县夹河中学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四第三专题第7课《锦瑟》(二).doc
- [中学联盟]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课件:专题一 最后的常春藤叶2.ppt
- [中学联盟]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课件:专题三 念奴娇.侧壁怀古.ppt
- [中学联盟]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辛丰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孔乙己》教案(第1课时).doc
- [中学联盟]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辛丰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孔乙己》教案(第3课时).doc
- [中学联盟]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课件:专题二 师说3.ppt
- [中学联盟]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辛丰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范进中举》教案(第2课时).doc
- [中学联盟]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辛丰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范进中举》教案(第1课时).doc
- [中学联盟]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辛丰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孔乙己》教案(第2课时).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