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拥抱山海-东河-台东政府教育处资讯暨终身教育科.PPT

拥抱山海-东河-台东政府教育处资讯暨终身教育科.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擁抱山海-東河 馬蘭國小 五年己班 20號 李紋綺 * 緣 由 簡 介 第 三 頁 第 四 頁 第 五 頁 第 六 頁 結束 感 想 參考網站;台東全球資訊網 ENTER 因為我是在都蘭長大的,所以台東我對都蘭最了解我才會介紹「都蘭山」,都蘭是一個非常好的地方,所以我想要介紹給大家認識。 緣由 舊東河橋 ~簡~介~ 依山傍海的東河鄉,有台東桃花源的美譽。 由海岸公路壯闊的海景到富東公路田園山林, 東河鄉所擁有的觀光資源,是其化鎮所少見的 。東河鄉與境內的馬武窟溪有深厚的淵源。阿 美族最早稱馬武窟溪,是「潮水和溪水會合」 之意,清初道光年間,史籍以「馬武窟」的名 字稱當地的聚落和流溪。日治時期,改名「大 馬」。光復之後更名為「東河」。 由台東市北上,過了郡界就進入了東河鄉,海洋的豪邁,不由得使人的胸襟大為開闊。沿途的玉波與青山,也溫柔的浮現在腦海裡,令人陶醉!東河鄉沿海的觀光景點有的加母子灣、水往上流、都蘭、金樽。繼續北上有「金樽」陸連島傲視全台,至東河橋又有馬武窟溪峽谷勝景奔來眼底,這些都不是三、五天就窺其梗概。沿馬武窟溪入泰源盆地,則登仙猿影、史前巨石、滄桑曲流、隆升河階、四時果香、山中精靈、林間舞姬、溪畔遊俠等等,無一不悅人耳目扣人心弦。東河鄉的觀光資源是集文化、地景、生態、水果等特色於一身,放眼全台能出其右者,恐怕也不多。 新東河橋 都蘭山腳下是台東阿美族主要的聚居地。為配合生態觀光旅遊年活動,東管處和都蘭阿美文化工作團合作,推出結合史前遺址、海岸潮間帶及部落特色巡禮的「頭目的達麓岸生態體驗營」。在台11線公路水上流路段(152K)看到一面大紅旗子,上頭寫著「頭目的達麓岸」時,就知道已經來到了阿美族生態體驗營的主要場所。觸目所及大多是茅草屋頂的戶外建築,這就是阿美族人稱的「達麓岸」。   結合生活、人文、藝術、創作的「頭目的達麓岸」生態營,可以體驗製作竹杯、小包、學習歌舞等阿美族生活技能,以及品嚐石板烤肉、頭目咖啡,事實上,一點咖啡成分也沒有,至於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膏藥,就等你親自來品嚐了!半天的達麓岸體驗營之後,走訪附近的水往上流、都蘭林場、都蘭遺址、阿美族文館物等景點,也是充滿驚奇與樂趣的遊程。 招牌 聚會 頭目的達麓岸 受到地心引力的影響,水會往低處流是天經地義的事,然而都蘭附近卻有一處「水往上流」的奇觀。原本一條毫不起眼的灌溉溝渠,卻因為水往上流而聲名大噪,經常有觀光客聚集觀看。   水真會往上流?其實不然,因為地形落差所產生的錯覺,讓人覺得水好像是往高處流。這樣的奇景可是全台唯一的,值得你前往檢驗一下自己的視覺,印證一下科學原理。? 水往上流 石碑 水往上流 由台11線進入東23線的泰源幽谷 之前,位於馬武窟溪出海口附近,有 兩座造 型互異的新、舊東河橋值得一 書。   新東河橋為取代舊東河橋而建, 艷紅的橋身呈π字型跨越馬武窟溪, 給人以剛陽之美。建造於民國十九年 的舊東河橋,本名「吉困橋」,它原 是日工程師所設計的一座吊橋,當時 是連結東河部落和泰源盆地及通往新港的唯一孔道,因颱風損毀而於民國四十二年重建。由於橋的兩岸岩性不同,北岸為堅硬的石灰岩構成,河道中有巨大的石灰岩體,南岸則是鬆軟的堆積層,因此,橋的北半段可設計為圓拱型、跨越河中及北岸的石灰岩,而南半段僅能設計成水架型,這樣掌握不同的地質條件造橋,不但運用了科學知識,也發揮了建築藝術,一時傳為美談。   最近舊東河橋因年事已高不堪負荷而禁止車輛通行,雖然交通運輸的任務已經解除,但優美的造型及周遭迷人的景色,所有休閒觀光功能是無可取代的。   橋下碧綠的溪水,散布著白色的帝王石,在峽谷中交織成一幅美麗的圖畫。橋上是最佳的觀景地點,既可以遠眺浩瀚的太平洋,又可以盡覽秀麗的泰源幽谷。傍晚時分,兩旁暈黃的燈光亮起之後,是舊東河橋最美的時刻。 東河橋 舊東河橋旁的泰源幽谷大門,可以說是台東籃色海洋和綠色山林分界,越往裡走綠意越濃。位於登仙橋至泰源村之間的泰源幽谷,造型優美的登仙橋對照峭壁聳立的峽谷,使泰源幽谷成為海岸山脈中最美的谷地,這裡同時也是台灣獼猴嬉遊的天堂。   過了登仙橋,山谷間的視野頓時開闊,有果園、農田、村落分布其中,陶淵明「世外桃源」的景緻棋陳眼前。境內農民大多以栽種柑桔類水困為主,北源的柑桔、香丁,美蘭的大白柚、葡萄柚、文旦、都是遠近馳名的農產。也有不少果園提供遊客體驗採摘鮮果的樂趣,無形中,也推展了鄉土環境教育,一舉數得。   位於泰源幽谷最高點的東河休閒農場,保存了完整天然的動植物生態及景觀,可讓遊客充分體驗熱 泰源幽谷地區不少農家提供遊人體驗採摘鮮果的樂趣。 造形優美的登仙橋是泰源幽谷美麗的一景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