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田野研究(管理研究方法论-南开大学,王迎军)概要.ppt

第六讲田野研究(管理研究方法论-南开大学,王迎军)概要.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讲田野研究(管理研究方法论-南开大学,王迎军)概要

讲授大纲 一、田野研究的含义 二、田野研究的问题 三、田野研究的典范 四、田野研究的步骤 五、信度与效度 一、田野研究的含义 这里所说的田野研究又称质化田野研究(qualitative field research) 只要观察或参与社会行为,并且尝试去理解它时,就是在进行质化田野研究。 这是一种在自然情境下,直接观察社会现象的社会研究方法。 许多典范(paradigms)都与田野研究有关,因而可以与如案例研究、扎根理论以及社会学的其他研究方法(典范)相结合。 简史 1200年代,西方的探险家对异域社会的观察 1890年,Gohre以学徒的身份在一家工厂工作三个月,观察工人 1920年代,Malinoski(英国人类学家)把自己与一群人长期生活的资料整理出来,他说,社会研究者应该直接与当地人互动,并且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学习当地人的风俗习惯、信仰与社会过程 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社会学派早期以直接观察和案例研究为主,到1940年,把参与者观察发展成为一种主要技术 研究在自然状况或自然情况下的人群 通过互动来研究 获得对社会的理解,并对成员的观点进行理论陈述 从实求知 费孝通先生提出了“从实求知”的治学原则,也可以被看作田野研究的原则。 从实求知,是从实际里面得到知识,把知识总结出来。从实地调查以及身边社会事实的观察、体悟中提炼出准确的认识。 田野研究经常要求避开先见和预设,从活的现实中去求知、求是,但是这决不是不要理论前提或理论指导。任何研究都不可缺少对象性理论(与研究对象有关的理论)和方法性理论。 田野研究需要有理论准备,正如到少数民族地区采风的音乐家需要有音乐理论知识一样。 “从实”是为了“求知”,如果深入下去,满足于获得一些资料,不进行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就叫不上研究,也就不能达到求知、求是的目的。田野研究应该既重视深入情境的“质化研究”, 也重视一般理论提升,并将两者结合起来。 二、田野研究的问题 “臭鼬工厂”怎样进行工作? 细胞型组织如何形成并活动? 受到批评的团队都会作出哪些反应? 这些都需要进行深入观察,而不是用简单的访谈或问卷调查可以回答的。 田野研究可以深入揭示的事物 习惯:各类行为。 情节:各种事件。 邂逅:两人以上的会面或互动。 角色:分析人所处的地位,及与此地位有关联的行为。 关系:属于一对或一组角色的行为。 团体:小团体。 组织:正式组织。 聚落:小型社会。 社会世界:范围与人口模糊不清的社会实体。 生活型态或次文化:大多数人们对生活的调适方式。 适合田野研究的主题 (1)适用于那些自然情境中最能被理解的态度和行为。(比方说,研究在布道大会中,宗教转变的动态过程。) (2)适合于跨越长时间的社会过程研究。(举例:校园示威运动、法律诉讼、劳资协商等。)能对现象进行更丰富多元的检视。 (3)这些社会情境中,田野观察研究者,可以揭露那些并非显而易见的事物。如习惯、情节、邂逅、关系、生活形态或次文化等。 研究者的角色 研究者可能扮演的各种角色,以及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身为一个田野研究者,必须决定:到底要以一个局外人角色、或者是一个参与者角色进行观察,还有,是否要暴露身为研究者身份,以及你要如何去协调你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 依照参与程度分成 完全参与者:研究者在情境中建构出某一个角色,并依此继续他们平常的生活。 参与观察者(非正式成员,朋友) 完全观察者:完全不参与规避涉入研究情境下的社会互动。 无论参与或观察者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终将对被观察的事物产生某些影响,这是无可避免的。 与研究对象的关系 研究者可能扮演的角色确定后,还要考虑在研究者如何与研究对象及“观点”产生关连。 传统上社会科学家强调“客观性”,但今日也承认置身于被研究团体的观点时,也可以获得益处,Lofland称“圈内人的理解” Robert Bellah 强调:要视自己所研究的信念是值得尊敬的,而不是什么可笑的东西。 Robert Stebbins的结论是“田野工作必须要在相当程度上投入研究者自己无法认同的活动,因为人性就在其中自然形成。”当然采纳研究对象的观点是危险的,不能够因为采纳观点,而放弃你的客观性,这无法了解这个现象。 三、田野研究的典范 尽管田野研究被简述成“活动发生的地点进行观察”,其实这个研究方法有许多不同的策略。包括: 自然主义 俗民方法论 扎根理论 案例研究 行动研究,等。 自然主义 是质化研究中一个古老的传统。早期的田野研究者在“实证主义”假设下进行研究,认为社会真实(正在那里),认为社会真实随时都可以让研究者在自然情况下,从事观察并就其“真正的现状”加以报导出来。 民族志研究(ethnography)其实是一个注重详细和精确描述更甚于解释的研究。 如同其它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