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医学课件课件】电疗法教学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演示文稿演讲PPT学习教学课件医学文件教学培训课件

生物物理学特性 1.热效应与非热效应 (1)Q=0.24I2RT(热效应) (2)非热效应—高频电的作用强度不致引起 组织温度升高的条件下,也可以使组织 的理化特性产生一系列的变化。 2.对N-M无兴奋作用 f 10MHZ,因而刺激肌肉周期0.01ms过短,不产生兴奋,且连续多个周期也不引起兴奋收缩反应。 3.无电解作用——正弦交流电 4.治疗时电极可离开皮肤——皮肤与电极之间空气间隙形成了一个电容 生物作用的理化特性 1.导体:组织液、血液、淋巴液含较多的电解 质。离子快速运动相互摩擦产生热效应。 2.电容:同一组织中可以含电阻成分和电容成分。 例:肌细胞膜与其细胞内外体液构成电容 体,高频可以通过 3.电解质:肌腱、脂肪、韧带、头发、指甲、牙齿、骨骼均属于电解质 4.磁性物质:人体某些成分有磁性,人体总的 磁系数为1。N、Fe、CO2等在磁 场中被磁化,称顺磁物质或顽磁 物质。 5.线圈:人体许多组织呈环形构成,含水组织 是导体,构成环形上时,从电磁学角 度相当于一个线圈. 6.共振吸收:当频率很高的 电磁波对人体组织产生作 用时,人体某些组织成分对电磁波有很 大的吸收,因为二者频率相同 分类 (一)按波长频率分类 长波、中波 短波、超短波、微波 (二)按波形分类 1.减幅正弦波—振荡幅度依次减为0 共鸣火花疗法常用 2.等幅正弦波—振幅不变,短波、超短波、微 波 3.脉冲正弦波 (1)等幅正弦波以脉冲形式出现,通电时间短,断电时间长,脉冲短波、脉冲超短波 (2)减幅正弦波 治疗特点 1.热效应及治疗作用 (1)止痛 ①降低感觉神经的兴奋性,干扰痛冲动的传导 ②降低梭内肌纤维活动性,缓解肌痉挛 ③改善局部血循,加强静脉回流,促渗液吸收。 (2)改善血液循环—热致局部血循增快 ①轴突反射 ②组织胺、活性肽等血管扩张物质 (3)消炎 以超短波、微波明显 主要机理:改善局部组织供养和 营养供给增强机体免疫力 2.非热效应 频率越高,非热效应越明显,但会被热效应所掩盖,而不发挥作用。因此用小功率的高频电作用,虽不产生热效应,但会使蛋白质结构发生变化,细胞膜通透性及细胞膜结构发生改变。 3.高、中、低频电的区别及比较 特征 低频1KZ 中频1-100 KHZ 高频100KHZ 对N-M兴奋能力 每一周期 综合多个周期 缓解肌痉挛不能降低N兴奋性 电解作用 明显 多无半波时有 无 热效应 无 稍有 有且明显 组织对电流阻力 大 中 小 3.高、中、低频电的区别及比较 特征 低频1KZ 中频1-100 KHZ 高频100KHZ 电极能否离开皮肤 不能 不能 不能 生物物理学作用 离子移动,电解作用于神经,血管,肌肉 作用于神经、血管、肌肉 热及非热效应 高频电作用于人体的方式 1.直接接触法:电极与人体或黏膜或皮肤直接 接触 2.电容场法:超短波、人体放在两电极之间 3.线圈法:用一根电缆把人体圈起来,通过电 磁感应,感受涡流。短波 4.辐射场法:微波 人体电荷在高频电流作用下的变化总结 强度大时,热效应 强度小时,非热效应 高频电对人体的作用 1.热的生理和治疗作用 (1)降低感觉神经的兴奋性 ①直接 ②干扰痛觉传导 ③干扰离子无规则运动 2.增强血液循环 ①直接间接通过轴突反射使小动脉血管扩张 ②热能使组织蛋白微量变性形成组织胺血管 扩张物质 3.加强代谢 ①促进物质筋膜交换 ②增强酶的活性 ③加强血液循环,氧和营养的运送 ④降低肌肉和结缔组织的张力 ⑤增强免疫功能 2.非热效应的生理和治疗作用 (1)植物神经加速生长 (2)神经纤维再生加快 (3)控制早期急性炎症的发展,促使病灶(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