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机交互的自动钢琴伴奏系统的研究
摘要:针对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HMM)的算法而实现的作曲系统进行改进,提出了利用人机交互式的音乐伴奏音型选择方式,实现了使不具备音乐知识的使用者也可以创作出善心悦目的乐曲。系统的给出了人机交互式创作的原理以及理论支持,通过实验证明了人机交互系统的可行性。最后邀请了三位专业作曲家对改进后的伴奏结果进行了系统评估,评估认为,计算机作曲系统可以创作出大众喜欢的音乐作品。
关键词:隐马尔科夫算法;人机交互设计;评估;计算机作曲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12-2748-03
Research about the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for the Auto-Harmonizing System
LIU Xiang-bin, FENG Yin
(Cognitive Science Department,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 China)
Abstract: Most of the existed composing Systems need the help of professional composing knowledge in the composing progress. While this paper proposed a new method, which is mainly to design a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ordinary people who command little knowledge about composing and the HMM based harmonizing system. With the improved harmonizing system, one ordinary people can compose a brilliant accompaniment for the given melody. Experiment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feasible to harmonize a melody.In the end, three professional composers are invited to evaluate the harmonizing results generated by the improved system. The evaluation shows that the improved system is able to generate favorable music for the common people.
Key words: hidden markov;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evaluation; computer composing
自动钢琴伴奏系统的研究属于“为旋律自动配和声”领域的研究内容。它是算法作曲[1-3]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研究分支, 即多声部算法作曲系统的研究。我们可以把现有的基于各种技术所研发的自动伴奏系统按系统的人机交互性分成二类。第一类是常见的有关自动伴奏系统的产品。如Band in a Box系统以及TT作曲家系统等。不过,使用这些系统来生成多声部音乐时,人需要相当程度的介入。例如,它们可以为一首歌的旋律(单旋律)自动生成一个和弦序列(或者直接由人指出这个和弦序列)。但是在生成和弦序列之前,需人工指定是一小节配一个和弦还是一拍子配一个和弦。最后,再由人在一个系统提供的音型库中,为每小节旋律选择适当的伴奏音型(节奏)。第二类是为旋律自动配和声系统,此类系统在介绍各种多声部算法作曲系统的技术文献中有所涉及。例如,Ebcioglu的基于规则的系统CHORAL[4]及Allan 和Williams的基于HMM模型的四声部合唱曲自动生成系统[5]。在这类系统中,人仅需给系统输入一单旋律,之后的整个“自动配和声”的过程基本完全由系统控制[6]。
第一类系统要求使用者具有相当的和声配置及多声部音乐的创作经验,这样,可以获得在质量上满足使用者预期的音乐作品。可是,系统的智能程度及自动化程度不高。而第二类系统因几乎没有人机交互,属于模拟作曲家创作行为的全自动多声部作曲系统。但是,所生成的作品创作风格受限、单一。作品在质量上,不容易达到使用者(尤其是专业作曲家)所期望的目标。系统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实用性。
1 人机交互的系统的理论依据
一个“音乐作品”质量的好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01安吉县山洪灾害调查报告.pdf
- 方菱数控F162X(Ver2.3)F1620、F1621、F1627D、F1627S弧压调高器操作手册.pdf
- 中国地图可填色可编辑PPT模板.pptx VIP
- 《深度入局》 程序化数字户外媒体2025中国内地市场白皮书.pdf VIP
- 2025年高考生物复习新题之基因工程.pdf VIP
- 早产试题及答案.doc VIP
- 仁爱版七年级英语下册 动词过去式 复习课件(共28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马丁·加德纳:啊哈!灵机一动(妙想奇思——趣味数学谜题60例).doc VIP
- (完整)小学一年级英语试卷 .pdf VIP
- 钳工基础知识培训资料.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