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共部门人力源管理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组织行为学
一、研究对象
一定组织内,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
管理的客体:时间、空间、信息,人、财、物。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竞争核心是人,根本是对人的管理。
人力资源 通过管理转变 人力资本
陕西现象 ①资源大省 ②人才大省
③科技大省 ④经济穷省
反思:企业观念、制度、行为的落后
1、组织
建立学习型组织(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
①系统思考--提前思考,应急预案,平静应对
核心竞争力:企业所具有的,不被其它企业所替代,且短时间内无法模仿的、特有的。
②改善心智模式—年龄、经验不断增长,其看问题、想问题的方法是一致的
反思:否定型心智模式(中国人常见的)
A 对别人的标准过高(越亲近的人,越难发现其优点)
B 用自己的价值体系要求别人(人格上追求完美的人,
也不容易看到别人的优点)
③自我超越
④建立共同愿景,包括:共同目标、价值观、使命感
⑤团队学习
2、心理学
⑴ 基本内容
①压力:心理冲突和与其相伴随的强烈情绪体验
有压力才有动力,如压力过大、且无法排除,会导致负面影响
EAP(员工援助计划)通过情绪释放的途径,改变认知,宣泄压力。
抑郁症,因压力过大导致,表现为情绪低落、身体缓动、目光呆滞,后期有强烈的自杀愿望。
②心态:对事物发展的反应和理解,表现出不同的思想状态和观点
心态 (决定) 行为(决定)习惯(决定)性格(决定)命运
成功 = (能力+知识) * 心态
通常,在能力相同情况下,心态更为关键
⑵ 心理学研究内容
①共性:
所以人共同拥有的心理特征: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a 认识过程
感觉
对别人--会有偏见(第一印象、定向、
知觉,社会知觉 晕轮效应等)
对人际
对自我--最困难
记忆、想象、思维(思维是决策的心理基础)
b 情感过程
情绪、情感会影响:判断、决策、人际关系(人际知觉)、
身心健康。
情商 正确认识、理解、控制别人的情绪(换位思考)
正确认识、理解、控制自己的情绪(考虑对方感受)
c 意志过程
② 个性:人才招聘中详细介绍
3、行为科学
诞生于1949年,有很多分支学科,创始人梅奥
行为=f(心理、环境)
二、研究内容
个体、群体、组织的心理和行为
三、研究方法
观察法:发现问题的关键方法(举例,超市购物随机性,
货架上产品摆放位置)
调查法: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
实验法
心理测试法
四、研究意义
建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前提是理解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
第二章 西方人性假设
本章所谓人性,指需求、态度
一、经济人假设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亚当斯密提出(产生于机器大工业时代)
1、基本内容
多数人天生懒惰,天生逃避工作
不可以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即无愿望、也无能力
举止盲从,缺少理性
工作是满足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要
少部分可以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的人,可以担任管理职责
2、管理措施(重点是任务管理)
① 任务管理
差别计件工资制:按照完成的数量,不同阶段的数量有不同的价格(例:10件内,1元/件;11~15件,1.1元/件;15~20件,1.2元/件)
细节把握越好,成功几率越大。通过把握细节差异,减少世纪消耗,提高生产效率。但,人的心理会产生压抑(富士康跳楼)
② 奖惩措施(萝卜+大棒)
奖励不是唯一办法,特别是金钱奖励。
制度,是实现奖惩的措施和办法,具有以下特点
必要性:制度的完善与否,可使管理对象成为“好人”(例:
2人分蛋糕,切的人后拿,可以实现公平)
博弈性:制度是在双方的博弈中,逐步建立和完善的
自觉性差:人总是缺少对制度执行的自觉性
③ 把管理者和下属的职能区分开
3、启示
管理具有二重性,即科学性和艺术性
二、社会人假设
1、基本内容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高效率的前提
人不是经济人,而是社会人(金钱解决不了所有问题,还
有社会心理的需求)
生产效率的提高或降低,取决于“士气”,这是一种良好
的精神状态
非正式群体的存在
新型领导:关心和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
2、管理措施
重点:关心和满足员工的社会心理需求(一定要发自内、并保持良好的心态)
① 情感和尊重的双重需要
② 协调人际关系,培训员工的归属感、整体感、认同感(归属感,会增加组织成员对挫折的耐受程度)
方法:a.设定共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