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资金互助与穷人生计
资金互助与穷人生计
—— 7省11家农民合作社调查
摘要:小农作为穷人群体陷入融资困境,是由资金的本性和小农作为穷人的生存经济境遇导致。世界性的消除贫困的努力,和国家层面金融支农政策的实施,都无法改变资金的本性,也无力从根本上改善穷人的境遇。解决穷人融资困境,要靠穷人自己的融资安排。因为穷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导致穷人必须积蓄资金。实际上,这部分资金数量很大,但却在种种金融制度安排下,流出了穷人社区,使得作为穷人的中国农民,不仅未得到融资手段,反而在集体“扶富”。在近些年资金形势宽裕的情况下,农村金融政策变得宽松起来。以此为背景,中国农民们兴起了自己帮自己的金融安排——资金互助。7省11家合作社的调查显示,农民们的资金互助,有效缓解了农村融资难题,对长期以来“口号支农”的农村金融体制,挑明了改革方向。当前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资金互助实践,以解决农村融资难题。
关键词:穷人经济学 生存经济 资金互助
能否获取必要的融资,对于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至关重要,因为它牵涉到能否使一个有利可图的农村小型投资进行下去,能否为解决农户的季节性收入和连续性支出之间的矛盾获得消费平滑化手段。更为关键的是,在小农最为关注的涉及婚丧嫁娶、生病上学等突发性的大额而刚性的消费需求来临时,能够获得必要的融资。因此,信贷可得性对于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都至关重要。没有融资渠道,就意味着小农的简单再生产链条可能断裂,甚至连基本生活都会因缺乏平滑化手段而难以维持。
但是,小农缺乏融资手段,直接由资金的本性和小农作为穷人的生存经济境遇导致。一直以来,世界性的消除贫困的努力,既无法改变资金的本性,更无力从根本上改善穷人的境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穷人和穷国在近些年扶贫资金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也在不断增长!寻求适合穷人生计的融资方法,才能朝着解决融资难题的方向前进。那么,适合穷人生计的融资方法在哪里呢?为何世界性的努力,总是没有预想的良好效果呢?实际上,打开穷人融资难题这把锁的钥匙,在穷人自己手上。本文将在中国现实背景下,谈论穷人的融资问题,并以7省11家农民合作社不断创新发展的资金互助情况,来说明农村金融合作的创新形式。
一、穷人有钱和为何有钱?
中国是个低收入国家,中国农民是世界上最庞大的低收入群体,这是一个基本的事实。但为何在低收入条件下,中国的储蓄率又如此之高?如此贫困的中国农民,为何竟贡献了2万亿元人民币的储蓄(相当于农民人均储蓄了2500元)?从现象观察看,穷人似乎很有钱,这真是一个悖论!其实,这一问题的答案,在于货币持有动机的不同。
在凯恩斯的理论中,人们持币动机有三:交易性、预防性、投机性。而人们储蓄金钱的行为,多出于预防性动机。1968年,最早对预防性动机进行分析的Leland把预防性储蓄定义为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而导致的额外储蓄。如果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增大,预防性储蓄占全部储蓄的比重就会提高,从而导致储蓄率上升,消费率下降。他的论断得到了实践的验证。跨国经验表明,收入不稳定、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时候,预防性储蓄倾向就比较强,由此会导致高储蓄率。
作为穷人,其持币动机的确有很强的预防性储蓄特点。但单纯从收入的不确定性,似乎不能解释大多数穷人,尤其是发展中经济体中穷人的状况。比如,中国农民的储蓄,更多的不是为了应付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而是为了应付未来支出的不确定性(这是一种“潜在的流动性约束”)。在城乡分割体制安排下,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几乎不存在。在此情况下,农民们只能自我保障。而且,千百年来,中国农民也习惯了这种系着于土地与家庭的自我保障,所以才有了浓重的“乡土情结”和“养儿防老”观念。多数农民寻求以土地作为最基本的生存保障——解决口粮问题,以非农收入作为生存保障的延续——解决日常消费,生病养老、子女教育、婚丧嫁娶、建房置地等生存需求。这就有了广义预防性储蓄的基本需求。这样,现实的情况是,为了未来的某一项大项支出,农民不得不积蓄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资金。比如,据计算,平均而言,仅仅是供养一个大学生上完四年大学,一个农户家庭就必须积攒二十年的储蓄。何况出现生病时去填医院这个“无底洞”,婚丧养老建房等涉及人伦血脉传承和家庭延续的更为大项、更为经常的支出呢?
所以,穷人并非没钱,只是穷人的持币动机和有钱人不同而已。可怜,穷人手中的资金积聚,并没能拿来供自己所需,反而大量流出了穷人社区。
二、穷人的钱去了哪里?
穷人辛辛苦苦多年积攒下来的钱,绝大多数未能供自己利用,而是在一项项制度安排下,离开了穷人社区。比如,中国农民的钱,在存入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后,这些资金如同一个无良的闺女,出了娘家后,就难得回来探访一下。即使回来探访,也多如“富在深山有远亲”一般,直奔了农村中的富裕农民和富裕地区。大多数穷困农民和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职工法律法规培训一.ppt
- 翼聊飞Young版使用说明.doc
- 能与其他着者着作或团体.ppt
- 自己查书目查询.ppt
- 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项目末期评价报告.pdf
- 自闭青年在途上与自闭症.ppt
- 职业院校教师有效教研与有效教学.ppt
- 花莲学生教育长期资料库.doc
- 股权激励问题与现状.ppt
- 节能示范项目表.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