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教学课件.ppt

高中历史必修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教学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必修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教学课件

* 走进乡间人们搭建的简易大棚,放眼望去,地上遍布的藤与叶中,红色的草莓显得格外显眼。按照进棚前种植园的师傅传授的采摘秘诀,我小心翼翼地用一只手的指尖稳稳捏着草莓的柄,轻轻地慢慢地转动;用另一只手护住藤,不让它牵连到其他部位。 ——高一(9)班张怡天 溧水傅家边农业科技园现代农业分布图 傅家边农业科技园是江苏省十个省级重点农业科技园区之一,创建于1994年,园区总面积12.8km2,依据丘陵山区的地理特征,将园区规划为中心展示区、生态果茶区、特色农业区、高新产业区和休闲观光区等五个功能小区,实行立体综合配套开发,先后建成了良种果树、无性系茶叶、美国库拉索芦荟等试验示范园2187亩,生态果茶园5000亩,钢架大棚设施1100亩,连栋温室大棚5000m2,经济林果总面积一万余亩。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读】 学习目标 理解中共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十五大的主要决定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了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战略决策;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测试要求 测试内容 明要求 【理】 计划经济 十一届三中全会 经济体制改革 明确改革目标 市场经济 清线索 1978 1984 1992 1956 对外开放 伟大转折 【用】 ⒈之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实行改革开放的起点,主要是因为 A.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 C.强调国家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悟理笃行 【用】 ⒉小岗队是安徽凤阳县出名的穷队。从1957年到1978年的22年中,小岗队未能向国家交售一斤粮食,反吃了国家25万斤返销粮。1979年以来的两年半时间中,这个队就向国家交售了10万斤粮食,等于以前全队三年的粮食总产量。小岗队面貌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口号的提出 C.“南优二号”杂交水稻的推广 D.“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生产责任制的实行 悟理笃行 【用】 ⒊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悟理笃行 【用】 ⒋安排时间与父母交流,了解父母亲的工作经历是否发生过变动?如果有变动,导致变动的客观原因中是否包含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而进一步体会历史与个人生活的关系。 悟理笃行 阅读第一目1-2段正文及材料,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哪些战略决策?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⒈战略决策: ⒉认识意义: 工作重心转移;改革开放。 读史求知 存 待解 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为何首先在农村展开? 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怎样在全国普遍推广的?其实质是什么?为何能促进全国农业大发展? ⑶作用: ⑴推广: 1978年从安徽、四川开始;初见成效得到中央肯定并全国推广。 ⑵实质: 是在坚持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前提下的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方式的一次伟大变革。 读史求知 1978年以农村为突破口,1984年以后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阅读第二目第1-6段正文及材料,思考: 调动积极性;农业大发展;促进城市改革。 ⒊结合P56“历史纵横”材料,分析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 ⒋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主要内容有哪些?有何历史意义? ①政企职责不分,国家对企业统得过死;②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③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企业缺乏自主权,失去活力。 1978年以农村为突破口,1984年以后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阅读第二目第1-6段正文及材料,思考: 增强企业活力;管理体制、所有制、分配三方面;调动了…增强了…发展了… ⒌农村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内容上有何共同点? 两权分离;给生产者经营自主权…… 读史求知 阅读第三目第1-7段正文及材料,思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围绕这一目标,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和十五大分别作出什么决定?由此谈谈你的看法。 ⒈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⒉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