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课程的规划执行和反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音乐欣赏课程的规划执行和反思

音樂欣賞課程的規劃、執行和反思 臺北市內湖社區大學講師:鍾育恆 前言: 側身社區大學教育工作前後九年多,是偶然,更是緣分。承蒙內湖社區大學推薦,分享在社大創新課程教學與學習經驗,敬祈方家不吝指教。 一、課程緣起與理念 (一)開課背景: 音樂欣賞屬於人文科學美學素養的培育,允為家庭經營乃至現代父母所需要的基本素養。 (二)決定開課的原因: 對社會大眾而言,音樂學術始終高高在上,遙不可及,一般民眾與之有難以理解的鴻溝,遂讓自小熱愛音樂,成長過程還曾經因此屢遭挫折的我,對於若有機會幫助尋求精緻音樂入門的朋友,產生完全發自內心的熾熱情懷,願以小時課程平均備課22-27小時作為代價,服務上課學員,進而影響他們的家庭和社區。 (三)課程設計理念: 「美」是一種生活的體驗,特別是訴諸於直覺的反射。希望透過本課程深入淺出的內容安排,讓大家能從感官的直覺當中,發掘自己遨遊音樂世界的潛能。 二、課程目標: 以最貼近生活的內容,平易的學術內涵,幫助同學對「精緻音樂」建立啟發自內心的興趣,厚植音樂、審美和人文關懷的素養,使之真正進入生命,成為生活的良伴,和足以正面影響家庭乃至社群、社區的重要元素。 三、主要教學法: (一)講述法: 按照所定主題以音樂會選粹方式講解及欣賞。分組聆賞研議發表。影片欣賞。以曲作動機或主題分段講解聆聽,配合畫面與字幕,瞭解曲作的真實內涵。(自2009年5月9日以後,開始嘗試將樂曲解說,直接以字幕打在樂曲的適當位置,讓學員能在欣賞音樂演奏的同時,理解每一個樂段在樂曲當中的特殊價值與意義,對於提高學習興趣,提升學習效果,都發揮極為顯著的功效。 (二)情境教學: 藉由一部音樂電影,或者名家專訪,或者感人的音樂家傳記影片,甚至一齣具有一定深度的單元劇,讓音樂和所引教學素材的情境密切結合,使得情緒的導引、情境的切合,引起聆賞所選音樂的高度共鳴,這對於提升聆賞音樂的興趣和建立深刻印象,都足以激發出人意表的熱情和回饋。 (三)融入式教學: 就如同我曾經與攝影班的老師和開過一個名為《詩琴畫意》的課程單元,透過對於線條、構圖、對比、濃淡、色彩、色調、色溫這些攝影基本構成元素,與音樂之間的關係和聯想,同時讓攝影班和音樂欣賞班的同學,在經過充分溝通和精心設計的課程平台上,自然獲得跨領域的學習。 另外,我也曾經受邀至茶藝欣賞班,在該班同學進行茶道實務分享的時候,介紹與課程情境相關的音樂,同樣獲得了茶藝班同學的高度共鳴。 (四)鼓勵欣賞現場音樂會: 推薦適當音樂會,並在音樂會前就音樂會曲目,做導聆分享。這對於促進聆賞現場音樂會的熱情與果效,都具有堪稱高尚的價值。 (五)版本比較: 同樣的樂曲,透過不同的演出形式,或者不同音樂家的詮釋,自然會產生不同的風貌與內涵,所以通過版本比較的形式,讓與課學員在比較與即席心得發表中,逐漸淬煉出獨屬於每一個個體的賞樂能力和品味,這對於達成本課程所設定的目標,卓具關鍵價值。 (六)境外教學: 配合相關音樂會與景點,從行前九個小時的導聆、導覽、預習;到所在國家與景點從事音樂、藝術、建築、人文、宗教、史地…等綜合式(雞尾酒融入式)學習;事後出版專書,為此一融入式多元學習歷程,留下深具教育意義的特殊記錄。 上述教學法的採用,主要著眼列述如次: 1.在知識的傳授方面:從文化背景與音樂家傳略切入,使學員透過影音俱現的方式,得到具像化的經驗知識。 2.在技能的養成方面:運用最動聽與大眾化的名曲,將基礎樂理自然而深入淺出的放進不同的課程單元,幫助學員建立賞析能力。 3.在素養的冶鍊方面:以偏重輿情意的教學為主,透過直覺能力的一再被挑戰與驗證,加上基礎樂理的適時植入,使學員對本身直覺能力建立信心,發展個人的賞樂經驗與品味。 4.鼓勵分享及心得寫作。 5.備課模式:分析學習者特性與需求→確立學習目標→按照學生程度選擇媒體與教材→以最為簡便有效的方式運用所備教材→強調課程當中與課後學習參與→根據學員課堂中或課餘的反應,適時修正備課內容。 四、課程內容(含課程單元)的規劃與設計: (一)基於社區大學學員成長背景、知識領域、和接觸精緻音樂的歷程都差異甚大的特性,課程設計希望同時關照兩極,也能滿足全班,並且有助於班級經營和社大招生。 1.每一單元內容設計,15-20%的內容,專為程度兩極的同學所預備,其餘60-70%的內容,則是希望充分關照常態性的多數學員。 2.第一至第三單元,通常是一部動人的音樂影片及該影片曲目選輯,配合管弦樂團主要樂器的介紹,讓學員對於音樂的美以及樂器的重要特質,建立深刻印象。 3.第四與第十七單元原則上是經典歌劇欣賞,配合影音資料的播放和中文字幕,使學員對此建立應

文档评论(0)

laola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