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打开现代化之锁
对信息革命来说,抓住互联网的机遇、向域名空间移民,研发方式进行信息化转变是现代化的三个坎儿,而中国科学院则帮助我国信息社会的现代化越过这三个障碍。
以互联网为标志,中国从工业社会迈向信息社会。
中国科学院在中国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中,成为现代化的一把关键的钥匙。
现代化这把锁,锁芯上有三个关键的坎,钥匙对不上口,就过不去。一是技术革命的坎,二是发现新大陆的坎,三是生产方式转变的坎。
对工业革命来说,抓不住蒸汽机的机遇,就过不了第一个坎,不向新大陆殖民,就过不了第二个坎;没有大机器生产,就过不了第三个坎。同样,对信息革命来说,抓不住互联网的机遇,就过不了第一个坎;不向域名空间移民,就过不了第二个坎,离开了研发方式的信息化转变,就过不了第三个坎。
头三脚踢开了,现代化的大门就打开了,往后的路就顺畅了,头三脚踢不开,现代化就等于失败了一半。
中国科学院对中国现代化的突出贡献,就在于为中国信息社会的发展,踢开了头三脚:作为中国互联网的诞生地,他率先引进了先进生产力;受国家委托,组建国家域名注册管理机构CNNIC,为中国铺开了数字化的新大陆;作为研发信息化的引领者,他带动了信息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
中国科学院在推动中国互联网发展中发挥的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可以说是中共中央“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战略选择的完美诠释。
随着中国科学院这把钥匙的转动,互联网太门訇然向中国打开,中国从传统工业化中破门而出,走向未来。
中国科学院作为中国互联网诞生地的意义
在中国全功能接人互联网之前,中国其实早就经历过一次类似的机会,但一错过就是几百年。
1646年出生的太数学家、大哲学家莱布尼茨,通过一位叫鲍威特的法国传教士,从康熙皇帝身边带给他的易经中,意外地发现易经与二进制具有对等关系。
莱布尼茨根据二进制原理,制造了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计算器。莱布尼茨通过鲍威特得知,康熙皇帝是少有的数学爱好者。就把他发明的计算器复制了一套,送给康熙。希望中国人知道用易经还可以造计算机。
可惜的是,康熙皇帝把计算机装在红木盒子里,当作贡物收藏在深宫之中。这就是故宫博物院馆藏的两个帕斯卡尔计算器。
当互联网出现在世界上的时候,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有敏感,抓住这次象蒸汽机一样宝贵的生产力革命的历史机遇。例如一直迷信传统工业化和坦克的萨达姆,就没有抓住互联网的机遇。1997年4月29日,伊拉克纳赫吉电脑公司为萨达姆开通电子信箱,作为他六十大寿的寿礼。但萨达姆完全没有中科院高能物理所那样的意识,想去建立互联网设施。相反,他竟让人由陆路在安曼和巴格达之间传递电子邮件。令人联想到当年慈禧太后非要把火车头取下来,让太监拉着火车在故宫行走的笑话。落后必然挨打,而挨打也必然是因为落后。对于中国来说,“互联网不是八抬大轿抬进来的”。
抓住先进生产力的历史机遇,靠的是中国科学院人的主观能动精神。互联网是他们经过种种曲折,克服了无数困难,努力争取来的。
1987年9月14日中国第一次通过自己的邮件服务器向世界发出了一封电子邮件: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the world。1988年初,中国第一个x.25分组交换网CNPAC建成。1988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采用x.25协议,实现了计算机国际远程连网以及与欧洲和北美地区的电子邮件通信。1989年5月,中国研究网(CRN)通过当时邮电部的X.25试验网(CNP AC)实现了与德国研究网(DFN)的互连。1989年10月,国家计委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重点学科项目National Computing and Networking Facility of China(简称NCFC),项目由中国科学院主持,通过北京大学、清华太学和中科院三个单位的合作,搞好NCFC主干网和三个院校网的建设。1990年11月28日,中国正式注册登记中国顶级域名CN,从此中国的网络有了自己的身份标识。1991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采用DECNET协议,开通电子邮件应用。1992年底,NCFCI程的院校网,即中科院院网(CASNET,连接了中关村地区三十多个研究所及三里河中科院院部)、清华大学校园网(TUNET)和jB京大学校园网(PUNET)全部完成建设。1993年3月2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租用ATT公司64K专线正式开通。成为中国部分连人Internet的第一根专线。1994年4月20日,NCFC工程全功能联入国际互联网,中国正式成为互联网大家庭中第77个成员。1995年12月,中科院百所联网工程完成。
以实现中国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