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上市不要“画饼充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外上市不要“画饼充饥”   当前中国互联网再掀上市潮,不排除有些企业跟风上市,利用上市的噱头炒作,忽悠网民。新一轮互联网“泡沫”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盛世危言”。      中国这么多互联网企业跑到国外去上市,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很多在国内盈利水平不高,实力并不算强大的互联网企业到国外一上市,反而能博得“满堂彩”,似乎国外的资本市场就是“天堂”。只是“天堂”太远太虚无,把希望寄托在遥远的异方,很可能是“画饼充饥”,自欺欺人。      “泡沫”到底有木有?      为什么新一轮的互联网企业上市潮在国内引起巨大的争论?很明显很多中国人并不看好上市的互联网企业,对于这些企业未来的发展持怀疑态度。互联网企业在海外上市风光一片,不仅使中国网民质疑,难道国外的股民被“忽悠”了?   这种怀疑不是没有道理。在美国上市的中国电子商务B2C上市的第一股――麦考林就因为财务问题,遭遇数次集体诉讼。可见国外的股民也不是那么容易“忽悠”的。麦考林在2010年10月26日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并在上市首日股价大涨56.91%,但是随后因集体诉讼导致公关危机,股价从17.5美元的开盘价一路狂跌,2010年12月6日以6.9美元收盘,跌幅逾六成。这种过山车似的大起大落差点导致这家初上市的企业“夭折”。   对麦考林集体诉讼的焦点在其财务数据的过度“包装”上。美国律师事务所KahnSwickFoti认为麦考林IPO时公布的《股票注册上市申请书》以及《招股说明书》中包含或允许包含重大错误或误导声明,这些做法违反了《1933年证券法》。麦考林不得不在上市的喜悦尚未褪尽,就着手仓促应对诉讼。而一旦失败,麦考林将面临巨额赔款,甚至因此被停牌。   所以上市企业有没有泡沫?麦考林的案例说明,美国股民是这么认为的。过度“包装”财务数据,很明显是想蒙混过关,是为了上市而上市。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一旦被识破,上市企业“身败名裂”,可想而知。   暗淡的中国股市,让饱受摧残的中国股民梦想“财富故事”,那些曾经为中国互联网带来辉煌的企业,它们的过去仍然被津津乐道。六年前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股价自开盘后一路上涨,开盘后不到3小时即突破了100美元,之后不到1小时又突破了150美元价位,上市一天即创造7名亿万富翁数百名千万富翁。这直接激励了很多互联网企业走向IPO,排斥收购。   曾经也有人问百度CEO李彦宏,“百度股价那么高,有没有泡沫?”李彦宏颇为自信地否认了这一点,“现在我们是站在一个更坚实的基础上,现在任何一个公司上市之前必须已经是一个盈利的公司,投资人比以前要理性得多。”只是在新一轮的互联网企业上市潮兴起时,他又以过来人的口吻劝诫互联网从业者需“闹中取静”,不要被现在互联网的表面繁华所迷惑。新一轮的上市热潮,让李彦宏也意识到了其中的危机。所以“投资人比以前理性得多”的评论他不再重复,相反倒是冷眼旁观,给出忠实的评价。也许后者,才是最接近事实的结论。   百度是幸运儿,因为百度选择了搜索。李彦宏的专注给百度带来成长的巨大可能。只是这样的机遇并不会那么多。当前中国互联网再掀上市潮,不排除有些企业跟风上市,利用上市的噱头炒作,忽悠网民。新一轮互联网“泡沫”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盛世危言”。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对上市这把双刃剑有更全面的认识,对中国互联网的CEO来讲,有益无害。      一美元难倒英雄汉      据报道,2010年中国有超过40家公司登陆美国资本市场,创下了新的历史记录。这些上市公司中有汉庭连锁酒店、能源公司新高地等传统企业,也有当当网、优酷网等互联网新兴企业。   上市风潮的火热掩盖了美国资本市场的风险。实际上,已经有多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主动退市。例如中国能源在完成全部流通股回购之后宣布退市,成为首家从美国资本市场退市的中国公司。去年11月,康鹏化学在上市不到一年半之后,宣布了私有化计划,为退市做准备。不久之后,又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珠宝首饰企业福麒国际也退出了资本市场。   虽然这三家企业集中在传统产业中,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还鲜有退市的案例,不过这也说明上市的风险之高,并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安然躲过。而且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之所以能在美国上市,是因为估值较高,资本市场看中的是它们未来的发展,也就是说这种估值充满了不确定性。资本的赌博固然可以,但是对互联网企业来讲,寻求稳定的发展是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   即使是借壳上市,也未必能有效的规避风险,唐骏领导下的联游网络就是前车之鉴。2010年8月24日,联游网络通过反向收购的运作方式,借壳大华建设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唐骏的原意是希望通过为大华建设注入网游业务,将其变身为网游概念股,以挽救其退市的风险。因为大华建设的股价长期在1美元以下徘徊,并因此被纳斯达克警告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