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语文九下《马说》课件2.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句子翻译: 1、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句子翻译: 4、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5、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 * * * * 近三年中考文言文考点及题型设置: 1、解释加点实词(4词,4分,填空) 2、翻译句子(两句,4分,简答) 3、内容概括及理解(3分,选择或简答) 4、拓展延伸题(4分,简答) 文学常识填空、给字词注音等。 韩 愈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体裁,既可以写一事一物,也可以写一种现象,但都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感想。 “马说”即谈马、论马。常用托物寓意的手法。 掌握相关常识 你真的了解韩愈吗? 《马说》的作者 ,字 ,是 代 家。是“ ”之一。因其世居于昌黎,故又称 ;本文选自《韩愈文选》中的《 》,《马说》是其中的第 篇。 唐 退之 韩愈 文学 唐宋八大家 韩昌黎 杂说 四 读准字音: 祗 zh? 骈 pián 策 cè 槽枥 cáo lì 食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石 dàn shí sì sì 背诵全文 看谁背得熟练! 掌握重点语句 你可以试着把本课的 重点词语分类快记吗?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 不以千里称也 一食或尽粟一石 是马也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 (只是) (辱没) (骈:两马并驾。骈死:并列而死。) (著称,出名) (有时) (这种) (犹,尚且) (等同,一样) (怎么) (规律,方法) (通晓,明白) (面对) 重点词语 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用鞭子打) (马鞭子) (吃) (通“饲”,喂) (表反问,难道) (表揣测,大概,恐怕) 一词多义 才美不外见 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其真无马邪 通 假 字 (通“饲”,喂) (通“现”,表现) (通“才”,才能) (通“耶”,表示疑问,吗) 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因为千里马的美名而著称。 喂马的人不懂它能日行千里而(根据它的食量)喂养它。 鞭策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不能充分发挥它的才能,(马)鸣叫又不通晓它的意思。 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却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好的品德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跟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能识别千里马啊! 理解重点语句 看 谁 答 得 准! 2、全文的主旨句是什么?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5、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描绘千里马的终身悲惨遭遇的句子是什么?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理解重点语句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祗辱有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6、“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发出的叹息是: 8、文中运用排比将“食马者”的平庸浅薄写 得淋漓尽致是哪几句? 7、有人说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由此想到《马说》中的一句话是: 理解重点语句 天下无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你能根据下面连接的材料 说说你对课文的理解吗?  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这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重用。很可惜有“忧天下之心”的他,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他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托物寓意 千里马 人才 伯乐 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食马者 不识人才,埋没、摧残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摧残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各抒己见,挖掘文章的现实意义。 1、结合全文,谈谈成为“千里马”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要有千里马的才能;要有展示的机会;要有识别人才,欣赏人才的伯乐。 2、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

文档评论(0)

1030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