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机制刑事起诉透过法律制裁阻吓毫无合理疑点下.pptVIP

预防性机制刑事起诉透过法律制裁阻吓毫无合理疑点下.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预防性机制刑事起诉透过法律制裁阻吓毫无合理疑点下

江蘇省消費者協會主辦 「海峽兩岸預付式消費風險防範機制」研討會 劉燕卿女士,太平紳士 國際消費者聯會理事及執委會會員 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總幹事 二零一一年九月二十二日 前言 預付式消費 消費者 – 享折扣優惠 前言 預付式消費 (續) 經營者 – 理想銷售模式 (1) 增強現金流,發展業務 - 多次性或較長期服務行業 - 套票、會籍或積分形式 (2) 銷售供應流程的需要 - 貨品體積或存放問題 - 先收款,後送貨 經濟意義 增強企業的現金流 擴展業務 增強社會經濟的活力 對經營者較有保障 較高程度的確定性 消費者的風險 折扣優惠 買大量套票 高風險 公司結業 消費者 無抵押債權人 搬遷或關閉分店 失去原有的便利 不能取回餘額 消費者的風險 消費者本身情況有變 或不滿服務水平 不能撤銷合約 多見於纖體或健身中心投訴案例 不良商戶濫用預付銷售模式 以不當手法誘導、誤導或威逼 不公平的合約條款綑綁消費者 「在任何情況下均不予退款」 提早解約時沒收大部分預付款項 高壓手段 典型例子:渡假屋會籍銷售 以免費贈品餌誘消費者參加「講座」 阻止消費者與外間聯絡 以疲勞轟炸的手法游說 不良手法 以「多預付,多優惠」策略促銷 非以消費者的經濟能力和實際需要作推介 投訴個案:健身中心私人教練課程 年近60歲,患有高血壓 游說3小時 港幣16萬元合約 需在6個月內完成所有課程 完全不理會消費者的體能和健康狀況 不良手法 不堪壓力想脫身 忘了衡量自身的經濟能力和實際需要 得不到切合需要的服務 承受巨大的經濟壓力 繼續「加碼」 限於合約條款,不能取消合約 為免浪費金錢,繼續忍受欠佳的服務 被游說「轉換」或「提升」至另一計劃 不能在限期前用完療程 荒誕和不公平 付了鈔得不到服務 繼續「加碼」 不肯定有能力或根本無意圖提供服務/貨品 不斷招收客人或訂單 明知快將倒閉,仍游說顧客入會或加買套票 跡近行騙 香港消委會接獲投訴數字 (2011年首7個月) 預付式消費投訴統計 總投訴數字 1,078 牽涉金額(港幣) $20,909,811 涉及店舖倒閉的預付式消費投訴統計 總投訴數字 208 牽涉金額(港幣) $1,970,218 風險防範機制 預防性機制 – 以法規約束營商者行為 補償性機制 – 給受損消費者補償 預防性機制 消費者教育及自我充權 (self-empowerment) 警示和教育消費者 提醒消費者負起防範責任 預防性機制 預防性機制 刑事起訴 透過法律制裁阻嚇 毫無合理疑點下,証明供應方在收取預付款項時意圖不提供服務 補償性機制 清盤的資產分配機制 消費者為無抵押債權人 資金分配序列中排於榜末 補償性機制 信用卡退款申請 (charge-back request) 案例:2008年甘泉航空公司倒閉 退款與否由發卡銀行決定 較明顯的違約情況下,方有較大機會取回款項 補償性機制 民事訴訟 – 消費者訴訟基金 自行訴訟花相當的時間、精神和金錢 基金在涉及重大公眾利益和公義的事件上, 為消費者提供法律援助及經費 涉及公司倒閉的案件,討回款項機會較微, 一般不予協助 香港應付預付問題的未來方案 香港應付預付問題的未來方案 法例監管 修訂法行的《商品說明條例》 將範圍擴展至服務行業 把不良營商手法列為刑事罪行 讓受損害消費者以民事訴訟索償 授權法庭在判刑時命令被告 向消費者賠償 法例監管 不良營商手法 誤導遺漏 威嚇手法 餌誘式銷售 在接受付款時沒有意圖或能力提供產品 法例監管 引入冷靜期 消費者有時間和機會閱讀合約 可向親友徵詢意見 有充足時間仔細考慮 法例監管 有效期不少於6個月的消費交易,設立7天冷靜期 研究市場上不公平的消費合約條款 建議美容行業採用本會草擬的合約範本 信託戶口 將消費者預付款項,存放獨立的信託戶口 由第三者機構監管,只能作限定用途 商戶倒閉時,從戶口退款予消費者 違背預付式消費增強經營者現金流的原意 款項用途的彈性及消費者保障要取得平衡 設立基金 參考香港「旅遊業賠償基金」運作模式 向旅客收取印花費 萬一旅行社倒閉,可獲團費9成的特惠賠償 設立基金 建議設立印花徵費制度 按合約金額徵收某個百分比的印花費 較可行及易為商界接受 涉及行政費用及道德風險,需進一步研究 兩岸四地交流合作 兩岸四地交流合作 地理位置接近 文化傳統相若 消費習慣類似 遇到的消費問題相近 兩岸四地交流合作 這次交流極有價值 兩岸四地可交換資訊和經驗 從而有效的應對策略和方法 進一步強化消費者保障工作 謝謝 ! * *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