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期中作业-梦思陕北-剪纸芳华
杨冰茹
梦思陕北-剪纸芳华
说到陕西,很多人都会想到西安,那个原来叫做长安的地方,我国的四大古都之首、世界四大古都之一,一个充满历史气息的都城,一个在历史书中向莘莘学子述说了无数遍的存在。或是闻名众人的激亢的秦腔,庞大的兵马俑,灵巧的皮影戏,那些流转在书页上的故事。
我们中的很多人都没有远足深入的经历,通过书本、媒体来知道它们的存在。媒体信息浩繁没有所谓的关键字根本没有那刹那的相遇,必学的书本却忽略一刻的光华。在那个千分的刹那,我终于于林清玄《清欢》之中与陕北传奇的剪纸相遇。
刹那的相遇沟通了浩淼的信息。陕西民间的剪纸从南到北以陕北黄土高原,八百里秦川为盛,到处都能见到红红绿绿的剪纸。那古拙的造型,粗犷的风格,有趣的寓意,多样的形式,精湛的技艺让人叹为观止。剪纸以陕北的定边、靖边、吴堡、榆林、宜川、米脂、延安,关中的凤翔、富平、三原、朝邑,陕南的汉中附近等地较为丰富。窗花,婚娶时的装饰,枕头顶子、鞋花和刺绣花样等以剪纸为底样。陕北地区的人们大都住窑洞,门上装饰着大团花,窗上装饰“烟格子”,这一带的剪纸淳厚、粗壮、线条有力,剪纹简单。个别地方如定边、靖边等的剪纸也有较细致的,线条多直线,流利奔放。宜川的剪纸线条粗而曲线多。关中地区的剪纸一般较细致而曲线多,如岐山、凤翔一带有的线条细似针尖,风格别致;朝邑一带以戏文为多,造型动态近乎皮影;三原一带以花卉为多,结构较简单,色彩对比强烈;富平一带的形式多样,剪纹流利,明暗适调。陕南的剪纸同是曲线多,一般较大,图案装饰多采用植物纹样,有类似地毯的花纹。 陕西剪纸,被专家们称为“活化石”。它较完整地传承了中华民族古老的造型纹样,如鱼身人面、狮身人首,以及与周文化相似的“抓娃娃”,与汉画像所相似的“牛耕图”等。传承了中华民族阴阳哲学思想与生殖繁衍崇拜的观念,如陕北剪纸中的鹰踏兔 ”、“蛇盘兔”、“鹭鸶衔鱼”、“鱼戏莲”、“蛙、鹿、鱼、鸟”等。
在关中、汉中、陕北各剪纸之中我最是钟情陕北剪纸。陕北以单色剪纸为主,简洁质朴、注重夸张变形,传承着古老的审美情趣与造型观念,创造性极强,喜怒哀乐表现的淋漓痛快,个性极强。繁复如简,简单如繁,茫茫真理,返璞归真。而在陕北的靖边、安边、定边,人称“三边剪纸”,纤细入微,小巧玲珑,小中见大,刻画精到却是江南和陕北文化的结合。
剪纸最早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多取材自喜庆节令、五谷丰收、民间戏曲故事、儿童、动物等,既饶富情趣又装饰美观,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深受群众喜爱,以其特有的艺术形式将千古遗风代代相传,使剪纸艺术成为一种贴近生活,根植于大众的民间艺术。剪纸据说是妇女们创造的文化,在陕北曾有“找媳妇,要巧的”的习俗,给娃找媳妇,“不问人瞎好,先看手儿巧”。还有“一看窗子二看帘”的说法,看窗子,是看剪的窗花,看门帘是看绣花的本事。他们认为,剪花好的女子肯定聪明,以后生下的娃娃自然也是聪明的。而今陕北农村,谁会剪花,仍被全村人所敬重。每到腊月天婆姨女子们在一起相互学着剪花,有好样子出来,争相替样。正月妇女们相互串门看谁的窗花好,看谁手最巧。
发散思维,自由创作,灵意十足,平面的纸突破了体积、空间的限制,打破自然的客观法则和空间的限制, 没有透视,没有比例,在有限的空间内,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热爱用表现的淋漓尽致。我想到了林清玄笔下的高凤莲女士——陕北第一剪。在陕北,有无数的妇女剪纸,但大多局限在民艺的范围,能把剪纸艺术提到艺术高峰的很少见,能出神入化、大刀阔斧、风格鲜明、纵横无碍的,只有高凤莲一位。在剪纸和布贴花的范围,她是大师中的大师,国宝中的国宝。在每年的剪纸艺师作品的评选,她的作品总是超越最高的一等奖的特等奖,评审委员认为她的成就早已超越等级的限制。高风莲的剪纸艺术风格粗犷质朴,气势流动,大气磅礴,继承由原始社会仰韶文化新陶原始岩画到陕北汉画像石与汉唐石刻的社会发展蓬勃向上的上升时期艺术特有的民族精神,是黄河流域黄土高原陕北人民健康质朴的感情的凝聚和结晶。在粗犷朴素之中不失反复细致,在雄浑的气势里还流动着潇洒的感情。
从这一带流行的丰富的远古神话故事传说、民间戏剧故事到多彩的农家生活、生产劳动、民俗风情,直到大柳树下青年男女的谈情说爱,无不包容到她的剪纸艺术世界。从大到四五米的史诗般的宏伟巨篇,到即兴拈来的随意之作,胸有成竹从不起稿,大刀阔斧一气呵成,表现出艺术大师的艺术风采。自由、梦想、创造、生活、情爱······只要一张纸,一把剪刀,顷刻间云山渺小了,花树宛然了,完成只是顷刻之间。
民间剪纸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中群众性最广泛、地域性最鲜明,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的,源源流长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形态。虽然它的材料——纸的发明只有两千年的历史跨度,但它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形态,却是中华民族从原始社会到今天的长达六七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具有极为丰富的哲学、美学、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