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追寻金色的理想
追寻金色的理想
观看于美霞老师的示范课的启示
史文玲
第一次看到于美霞老师的名字是在《山东教育》,读了她的事迹,我由衷地佩服,一位乡村教师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太了不起了。
今天终于有机会能聆听于老师的课,如沐春风,这是一堂朴实自然的课,“原生态”的课。这是一节关于“圆的知识”的复习课,众所周知,复习课应是很枯燥乏味的,可是于老师的学生所表现出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令所有听课的老师们赞不绝口。在小组交流时,没有一个学生不乐于参与的,都在深入思考,或动笔画画,或各抒己见……什么叫自主,合作?什么叫探究,体验?听了于老师的课,才明白自主、合作、探究、体验可以做到这样的程度。全体学生争先恐后,整个课堂生动活泼,学生的眼睛里绽放出智慧的火花。教室的空气中弥漫着和谐的氛围。一个个抽象的问题,一个个学习的困难,全在于老师精巧的引导下,全在同学们积极的参与中,全在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下,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抽象的数学知识,化成了朴素直观的应用能力,铭刻进学生们的脑海里。这样的课堂令我们深思,想想自己的课堂上,死气沉沉,看不到学生求知的眼神,找不到有新意的回答,他们已习惯了被动接受。尤其六年级的大学生更是成熟的不得了,学会了“沉默是金”, 我陷入了深思。
我认为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于老师获得成功的最关键的因素。于老师能够获得成功,这与她对教师这个高尚职业深深的热爱是分不开的。师爱是一门艺术,于老师用无私的爱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在课堂上她满面笑容,鼓励着学生积极探究,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学习。而反思一下我们自己,我们是否真正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了吗?唯恐学生听不懂,讲了一遍又一遍,老师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声音高高的,恨不得把所有的内容都灌输给他们。对学生的不信任也是我们教学失败的重要原因,总觉得孩子就是孩子,如果放手给他们就是耽误时间,还不如自己多讲几道题。所以我们的学生习惯了被动接受,习惯了认真听讲。学生也不敢发言,因为回答错了老师轻则瞪一眼,重则厉声喝斥:“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你干什么了?站着听吧!”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于老师获得成功的另一关键因素。在教学中始终把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作为教学任务来抓。据我了解,互助合作教学并不是于老师的首创,但是于老师经过多年的探索,已把互助式教学法发挥的淋漓尽致。在我们周围也有许多教师尝试过这种方法,但是成功的案例很少,为何呢?我认为主要原因是未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而于老师正是注重了互助合作学习习惯的培养,汇报交流习惯的培养和学生自学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学习,所以能取得成功。
始终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这是于老师获得成功的又一关键因素。高明的教师引导学生走路,笨拙的教师牵着学生走路,无能的教师代替学生走路。于老师在教学中把学习权利,学习空间,学习机会,学习快乐还给学生。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组织者、调控者,而不是主讲者解答者操作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学习快乐。反思一下我们的教学,在讲课时,我们总是唯恐学生不会,总是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的讲解,整个课堂成了老师自我展示的舞台,学生成了观众听众,只是被动的接受,挫伤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
灵活主动的处理运用教材是于老师成功的又一关键因素。灵活机动不过分依靠教材这是于老师对教材的使用原则。她凭着多年的教学经验,根据学生兴趣和教材的重难点对教材进行了增加删除和整合,使之更加实用化。而我们总是过分依赖教材,甚至是照本宣科,在教学中缺乏创意和新意,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在教学中始终坚持“全员性”原则这是于老师的可贵之处。不搞精英教育,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尤其对学习薄弱生倍加关爱这正是于老师的可贵之处。在教学中通过将教兵,兵教兵,兵练兵等多种方式尽最大可能的帮助那些学习暂困生,尽最大可能为学生提供方便机会,让其展示自我,树立信心,培养其勇敢精神和进取意识。反思一下我们是如何对待学习困难生的呢?从主观上讲我们也想帮助那些学习困难生,希望他们能够跟上学习的步伐。在教学中,我们对他们也确实提供了帮助,但是在一遍又一遍的讲解后,他们依然不明白,一次又一次的帮助后他们的成绩依然。于是我们灰心了却步了,我们关注的目光渐渐偏离了他们,他们渐渐成了被老师遗忘的部落。跟于老师相比,我们对这部分学生缺乏耐心恒心,缺乏帮扶措施和方法。
总之,从于美霞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了她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的忠诚和热爱,对学生深深的关爱和在教学中大胆创新进取的精神,这也正是一个新时代的教师应当具有的品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