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课件36张.ppt

人教版必修二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课件36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必修二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课件36张

* * *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传递信息的载体就是传媒 面向大众传递信息的载体就是大众传媒 1985年 1990年 1995年 1999年 2000年 报纸总引数(亿份) 246.8 211.3 263.3 318.4 329.3 广播节目制作时间(小时) 280799 647762 2332164 2931682 3381466 电视节目制作时间(小时) 38056 91572 383513 526483 585007 互联网用户(户) 7213 3014518 9021717 中国大众传媒发展情况表(1985-2000年) 四大媒介 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 中国早期的报纸 唐代“开元盛世”时,出现了手写报纸,即报状……也称做“邸报”、“邸钞”、“状报”、“进奏院状报’……传播范围只限于京师,甚至只有京官才看得到。 法国著名哲学家伏尔泰曾说过“报纸的故乡在中国。” 一、报刊业 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出版的周报:1609年德国的《新闻报》 最早的日报:1663年德国的《莱比锡新闻》 最早出现并具有影响力兼售价低廉的大众化报纸:1833年美国的《纽约太阳报》 报社因需要及时报道某项重要消息而临时增出的小张报纸,因在定期出版的报纸顺序编号之外,故名“号外”。 1.近代报刊的兴起(19世纪中到19世纪末) (1)19世纪中期,外国人在华办报 外文报:《中国丛报》《万国公报》 中文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申报》 (2)19世纪70年代,国人办报 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昭文新报》(艾小梅 1873年 汉口) 《时务报》 (1)维新运动中 宣传维新思想,推动维新运动,掀起办报高潮 2.报刊业的发展(19世纪末至改革开放前) 《时务报》 1896年由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创办 (2)辛亥革命时期,报刊成为宣传政治的工具 《民报》同盟会机关报,1905年11月创刊于日本东京。孙中山为其撰写发刊词,提出了“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宣传革命思想,与维新派论战,壮大革命派队伍 (3)新文化运动时期 宣传民主科学思想,思想启蒙 《新青年》,由陈独秀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第一卷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一般笼统地称为《新青年》。十月革命后在陈独秀、李大钊主持下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 (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同国民党控制的《中央日报》等报刊展开斗争,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 党报党刊:《人民日报》《红旗》 其他:《光明日报》《文汇报》 3.新时期 (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 扩大信息含量,拓宽报道领域,丰富人们生活 (1)报刊业的社会功能: 在广播电视出现前,报纸是时效性最强的新闻媒介,使人们了解国内国际大事最快捷的渠道。除报道新闻的功能外,在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实行舆论监督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有助于舆论导向,形成良好社会道德风尚。 (2)报刊的局限 书面化特点——要求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而且缺乏直观感染力和形象性 (3)办报刊的理念 ①真实、及时、客观 、讲求新闻价值; ②注重舆论导向,讲求社会效益; ③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 1.电影   1895年,由卢米埃尔兄弟制作的电影《火车到站》、《工厂大门》在巴黎公映,标志着世界电影的诞生。不久传入中国。 电影是世界上最流行的一种娱乐方式,它所利用的是人的视觉暂留现象。 二、广播影视业的发展 电影之父 (2)1905年中国首部自己拍摄的电影《定军山》 京剧《定军山》,演员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鑫培 任景丰 (1)19世纪末,电影就传入我国 中国电影发展历程: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进口到国产 1931年中国首部有声片——胡蝶主演《歌女红牡丹》,结束了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 (3) 20世纪20年代后,中国电影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 1935年,《渔光曲》成为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1935年摄制的《风云儿女》中的插曲《义勇军进行曲》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4)新中国成立后,反映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的故事纷纷被搬上银幕 (5)文革时期的电影如报刊一样题材狭隘,表现手法单一,中国的电影事业走入低谷。 张艺谋 周润发 (6)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走向辉煌,出现一批著名导演和演员,以及优秀影片 八十年代有《阿Q正传》、《红高粱》等影片。九十年代有《大红灯笼高高挂》、《一个都不能少》等 电影特点: ①时效性不强 ②制作精良,画面清晰,能在短时间内使观众得到充分的视觉和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