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实验版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二第11课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练习.doc

标准实验版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二第11课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练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标准实验版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二第11课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练习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第11课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第I卷(选择题) 1. “一五”计划期间,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中央正式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各省、市人民政府的财经委担负计划任务,综合编制自身计划,受国家计划委员会指导:而区、市财委的计划局受同级财委和上级计划机构的双重领导。这一体系的形成 A.使国民经济得以迅速恢复 B.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转变 C.为工业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D.成为国家机构改革的开端 2.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3.下列对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探索 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建设成社会主义的愿望 忽视了客观规律 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 A.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实际投入施工的150个重大工业建设项目共完成投资196.1亿元其中东北投资87亿元,占比44.3%,中部地区64.6亿元,占32.9%;西部地区39.2亿元,占20%。影响工业建设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对建国初国家安全形势的判断 B.合理调整全国工业布局的要求 C.以东部带动中西部发展的需要 D.各地工业基础及资源分布状况 5.1975年四届人大闭幕后,邓小平主持国务院和党中央的日常工作。他强调:“把钢铁生产搞上去,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坚决同派性作斗争,认真落实政策,建立必要的规整制度。”这一举措反映出 A.“左”倾错误对经济建设的干扰依然存 B.邓小平恢复了中共八大确立的经济建设方针 C.邓小平吹响了全面整顿国民经济的号角 D.至此“文化大革命”客观上宣布破产 6.下图为商务印书馆1978年12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一个词条。它反映出当时:【大跃进】dàyuèjìn指1958年在毛主席亲自制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我国在工业、农业等各方面出现的飞跃发展。也泛指社会主义建设高速度发展。 A.对“大跃进”运动有了客观认识 B.“拨乱反正”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C.“左”倾思想影响依然比较严重 D.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7.1953年我国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 ) A.体现了一五计划的主旨 B.平衡了轻重工业比例 C.优化了工业的整体布局 D.加快了公私合营步伐 8.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 A.农村所有制的变革 B.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C.农村经营方式变化 D.集体主义精神的丧失 9.苏联在斯大林时期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文化体制,这种模式在国际上有着广泛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即开始学习和借鉴苏联模式,这在当时产生的积极政治影响是 A.推动了中国从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 B.赢得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各国对新中国的支持 C.促进建国初期工业增长奠定中国重工业的基础 D.使半殖民地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 10.在新浪网读书栏目热载小说《重生之生在农村》第六章中,作者记述道:“1960年 秋,我的外公将积攒了近两年的5元钱交给了外婆,让她在坐月子时买点猪肉补补身子,但外婆在大队(农村的基层组织)上怎么也弄不到肉票,5元钱也始终花不 出去,结果外婆在月子里没吃上一片肉。”导致当时“外婆”没吃上肉的最主要原因是 A.物资匮乏,没有猪肉 B.肉类专营,不准买卖 C.工业优先,忽视农业 D.计划经济,生活受限 11.在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毛泽东曾把人民公社与巴黎公社相提并论,认为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公社,河南遂平的卫星公社是第二个公社,这两个公社的共同之处是 A.其发生和失败都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B.都以实现共产生义为最终奋斗目标 C.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实践 D.反映了对未来美好理想社会的向往 12.1952年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一副宣传画(苏联农民的今天就是中国农民的明天》.以苏联为榜样,中国在随后的农业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A.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推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3.中共中央在一份关于农村工作的文件中规定:生产队范围内的土地,都归生产队所有;生产队集体所有的牲畜、家具,公社和大队都不能抽调;有些生产大队,现在仍然作为基本核算单位,只要群众同意,就应该积极办好。这一文件的主要精神 A.推动了农业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