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阳一中高一语文《诗词三首》导学案(教师版).docVIP

广东省惠阳一中高一语文《诗词三首》导学案(教师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省惠阳一中高一语文《诗词三首》导学案(教师版)

《诗词三首》导学案 学习目标:1. 了解作者生平,知人论世;能初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现技巧。 2. 熟读成诵,背诵三首诗词。 3. 激情投入,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学习诗人的爱国情怀和人格力量。 重点难点:1.理解三首诗词,体验情感。 2.背诵三首诗词,感受诗词意境,鉴赏诗歌语言与表达技巧。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借助“知识链接”,从整体上把握三首诗词的思想情感,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完成预习案,限时20分钟;学有余力者完成探究案,课堂展示。 3、认真书写,独立完成,规范作答,按时上交。 预习案 一.知识梳理 走进作者 李煜:五代时南唐后主。工书善画,洞晓音律。宋灭南唐以后,他被封为违命侯,囚禁汴京,以泪洗面,凄凉寂寞,度日如年,两年后被宋太宗毒死。幽禁之前的词多写宫廷的享乐生活,风格柔靡;幽禁之后的词反映亡国之痛,感情真挚,极富艺术感染力。在词坛上有较高地位,被誉为一代词家。正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诗人一生“寄意恢复”,但为朝廷里的投降派所阻,始终未能实现。他的诗既有深刻的现实生活内容,又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抗金救国的理想和壮志难酬的苦闷,形成无法统一的矛盾,由此迸发出的火一般的激情和难以压抑的愤懑构成他诗歌的基调。风格雄浑豪放,语言通俗流畅,明白如话。 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在他所处的时代,南宋王朝和金朝南北对峙,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复杂。战争的灾难和人民的痛苦使姜夔感到痛心一生布衣,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横尸二十里”,破坏极其惨重。虽已时隔十五年了,但作者经过扬州时依然“荠麦青青”,疮痍满目,不禁追忆丧乱,“感慨今昔”。 二.问题导学 1.《虞美人》词中哪个词可以概括全诗的情感?愁有哪些? 明确:“愁” 往事之叹;亡国之恨;离家之痛;思乡之苦。 2. 如何理解《书愤》之“愤”? 明确:报国无门,功业无成。[来源:学优高考网] 3. 《扬州慢》前面的小序交待了什么内容? ①写作时间:淳熙丙申至日 ②所见所闻: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四顾萧条,寒水自碧。 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③写作缘由:感慨今昔 ④其他人的评价:有《黍离》之悲 三.预习自测 1.字音 李煜 雕栏玉砌 大散关 千载 边塞 伯仲 衰鬓 谁堪 初霁 姜夔 荠麦 戍角 怆然 黍离 窥探 豆蔻 弥望 2.词义 ⑴雕栏玉砌 ⑵朱颜 ⑶豆蔻[来源:高[考∴试﹤题∴库] ⑷词工 ⑸弥望 ⑹淮左 ⑺戍角 四.我的疑问 探究案 探究一《虞美人》 1.“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词人为何希望它早点结束? 明确:春花秋月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景色,本应该引起人们的欢乐,而对于亡国之君李煜,却偏偏勾起他伤心的回忆。因为他昔日的生活,大都同春花秋月联系在一起。现在春花秋月年年相似,而往日的欢乐却一去不返。所以首句便发出哀怨的感叹。“何时了”的“了”是了结的意思,他埋怨春花秋月为什么一再到来,致使他回忆起如烟往事,备感辛酸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了何种修辞方法,有何妙处? 明确:这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化无形的愁思为有形的江水,显示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尽,语句形象而生动。用远离自己而代表故土的长江喻愁,当然含有怀念故国之情,情感更为深沉。 探究二《书愤》 1. 颔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请分析颔联的特点。再举出一例运用了此种手法的其它诗句。 明确: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2. 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诗? 明确:这是诗的表达方式,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由此可见,《书愤》的基调虽然是壮志未酬所带来的悲愤,然而并不绝望,其中还蕴藉着豪壮的感情。 探究三《扬州慢》 1.上一片有哪个词可以来概括今日的扬州城特点?词人是从哪些方面来渲染“空城”的? 尽荠麦青青:对比(名都佳处春风十里)→萧条冷落,昔盛今衰 景 废池乔木: 拟人-→“树犹如此,人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