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章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第十章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皇甫丽 副主任医师 第一节 进食障碍 一、神经性厌食 青少年女性占90%。发达国家多见。 1、病因与病机 1)心理因素:生活事件、人格特点、体像 障碍、家庭问题 2)生物学因素: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 胺。 3)社会文化因素:“瘦为美”成为追求目标。 临 床 表 现 故意限制饮食,体重明显低于正常,强烈认为自己太胖。 营养不良,内分泌紊乱,间歇发作性暴饮暴食。 诊 断 明显体重减轻低于正常平均体重15%以上。正常平均体重(kg)=身高(cm)-105 自己故意造成:回避发胖食物、引吐、导泻、过度运动、服药。 怕胖的超价观念 内分泌紊乱:闭经,性功能低下。 症状至少持续3个月。 间歇性暴饮暴食。 排除躯体疾病致体重减轻。 治 疗 困难,不配合。 首先纠正营养不良。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家庭。 药物治疗。 预 后 易迁延、反复 50%好转 20%反复,25%迁延,5-10%死亡。 二、神经性贪食 反复发作、摄食欲望、多食、暴食、体重变化不明显。 多数是神经性厌食的延续者。 暴食-恐肥-关注-诱吐-暴食的恶性循环。 诊 断 持续的难以控制的进食和渴求食物的优势观念。 至少用一种方法抵消食物的发胖作用。引吐,导泻,间歇禁食,药物。 病理性怕胖 。 常有神经性厌食既往史。 发作性暴食至少每周2次,持续3个月。 排除器质性病变。 与神经性厌食的区别:体重正常、主动求治。 治 疗 纠正营养状况,控制暴食行为,打破恶性循环,建立正常进食行为。 心理治疗。 药物。 睡 眠 障 碍 睡眠的发动与维持困难(失眠) 白天过度睡眠(嗜睡) 24小时睡眠-觉醒周期紊乱(睡眠-觉醒节律障碍) 睡眠中的异常活动和行为(睡行症、夜惊、梦厣) 一、失 眠 症 难入睡、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白天困倦。 患病率10%--20%。 病 因 急性应激:一过性。 药物:咖啡因、茶碱、甲状腺素、可卡因偏振、抗震颤麻痹药 心理性:担心失眠。 诊 断 几乎以失眠为唯一症状,难入睡、浅睡、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适感。 具有失眠和极度关注失眠结果的优势观念。 至少每周发生3次,并至少有1个月。 排除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导致的继发性失眠。 若失眠是某种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的一个组成部分,则不另诊断为失眠症。 治 疗 认知治疗:针对患者过分关注、夸大认识。 行为治疗:增强白天活动,睡前放松、想像训练。 药物治疗:BZ,思诺思,褪黑素,抗抑郁药。 中医中药。 二、嗜 睡 症 白天过多睡眠,非睡眠不足、药物、酒精、躯体疾病所致。 不存在从唤醒到完全清醒的时间延长或睡眠中呼吸暂停。 无发作性睡病的附加症状(如猝倒症、睡眠瘫痪、入睡前幻觉、醒前幻觉等)。 病人为此明显感到痛苦或影响社会功能。 几乎每天发生,并至少已1个月。 治 疗 药物:白天使用小剂量中枢兴奋剂,如利他林、苯丙胺等。夜间短效安眠药。 行为治疗。 三、睡眠-觉醒节律障碍 (一)病因:生活节律失常,如常夜班。 心理社会压力。 (二)诊断:1,病人的睡眠-觉醒节律与所 要求的(即与病人所在环境 的社会要求和大多数人遵循 的节律)不符。 2,主要睡眠时段失眠,应该清醒时段 嗜睡。 3,明显感到苦恼或社会功能受损。 诊 断 4,几乎每天发生,并至少已1个月。 5,排除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导致的继发性睡眠-觉醒节律障碍。 治 疗 调整患者入睡和觉醒的时间以恢复到正常人的节律。 逐步或一次性。 坚持、巩固。 结合药物。 四、睡行症 又称“梦游症”。儿童发病率高可达1-15%。发生于非快眼动睡眠(NREM)。 诊 断(睡行症) 反复发作的睡眠中起床行走。发作时,睡行者表情茫然、目光呆滞,对别人的招呼或干涉行为相对缺乏反应,要使病人清醒相当困难 。 发作后自动回到床上或躺在地上继续睡觉。 发作后的苏醒初期,可有短暂意识和定向障碍,几分钟后,即可恢复常态,不论即刻苏醒或次晨醒来均完全遗忘。 不完全影响日常生活和

文档评论(0)

almm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