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高中联盟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doc

精品解析: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高中联盟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解析: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高中联盟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

三明市A片区高中联盟校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考试 高三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2018年1月30下午3:00-5:00满分:100分) 说明: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第I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2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选错或不答得0分) 1.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至秦汉时期,……一切贵族家庭都倒下了,原本只有一个家,此刻变作了国家。”秦汉时期得以“化家为国”,其直接因素是当时 A. 世官制转为察举制 B. 分封制转为郡县制 C. 神权转为王权 D. 百家争鸣转为独尊儒术 2. 《汉书》中记载,吏坐赃者皆不得为吏”,“弟犯法不得宿卫”,因罪去官者及其亲属子弟在选官上都受到的限制。这说明 A. 察举制有较大弊端 B. 汉代通过立法规范官吏的任用 C. 汉书记载有失公正 D. 秦朝的连坐法在汉代得以延续 3. 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上述观点表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A. 对宋明理学提出质疑 B. 从明亡中反省君主专制 C. 主张民主反对君主专制 D. 反对排斥夷狄的落后思想 4. 明代中后期,大部分图书采用注释和注音的编写方式。如《唐书志传》一书中“尔兄日前饮酒至酣”,编者对“饮酒至酣”做了注释:“半醉也”;《详刑公案》一书中“事系无辜不究”,编者对“辜”的读音做了注释:“辜音孤”。这类现象反映出当时 A. 商业发展冲击了学校教育 B. 学术思想适应了时代转型 C. 文化发展呈现大众化趋势 D. 八股取士影响了图书编写 5. 货币的历史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以下对宋代官交子图版理解合理的是 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A. 明确了纸币的合法性 B. 最初由商人私自发行 C. 反映了工商皆本思想 D. 此纸币可在全国通行 6. 有学者指出:“明清之际,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这种现象的发生最可能的因素是 A. 商品经济的发展,政府改变“重农抑商”政策 B. 高产作物引进改变农业生产方式 C. 手工副业成为家庭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D. 江南地区许多男性进城务工,造成劳动力缺失 7. 有学者言:“嘉靖朝海禁最紧,时潮州进士登科也很出色。……海禁宽松,靠海生存的人民生计解决,社会矛盾较为和缓,故万历朝潮之进士登科……为潮州整个明代最差一朝。万历后期重申海禁,故崇祯朝潮州进士登科好转。”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 明朝政府厉行海禁政策有利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B. 海禁政策影响沿海民众的经济生活和价值取向 C. 沿海民众期望通过科举向朝廷反映“海禁”的诉求 D. 海禁政策的松紧决定明朝科举取士的人数 8. 1898年,康有为在给光绪皇帝的奏折中说:“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垂,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者也;且兵争之世,执革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康有为奏折的本质意图是 A. 表达了与大清帝国满洲贵族统治者誓不两立的坚决斗志 B. 崇尚西方生活方式,为维新变法奠定社会基础 C. 唯有剪掉辫子,方可有利于机械化大生产,有利于行军打仗 D. 把变衣冠作为学习现代文明,革除社会陋习的一项重要内容 9. 辛亥革命后,一些穷乡僻壤的乡村也纷纷出现民主党、共和党、许多乡坤和读书人既有参加民主党的,也有参加共和党的,更甚者民主党和共和党都加入。该现象说明当时 A. 政治环境相对宽松 B. 民主共和制度日趋完善 C. 民国缺乏政冶统一 D. 党派之争现象日趋严重 10. 全面抗战爆发前后,国民党形成了“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的持久消耗战略思想,制定了“游击战重于正规战”的作战方针,还提出“团结海内外全民族一切力量”、“训练全国壮丁,充实民众武力”。这说明国民党 A. 为正面战场的失利寻找借口 B. 提出了务实有效的作战方略 C. 对抗战形势作出了准确判断 D. 积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1. 1878年1月,日本《邮便报知新闻》发表了题为《论清国不可轻视》的文章,认为中国潜力巨大,“欲奉告有轻视清人思想者,交际各国中最可惧者即为清国”。这一观点 A. 反映出清朝实力强于日本 B. 直接推动日本政府发动甲午战争 C. 呼吁日本政府学习中国的近代化 D. 基于对中国物质力量的较高评估 12. 《万国公报》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学者统计了其中发表的相关文章(见下表》。由此推断 主题 1880—1889年 1890—1899年 1900—1907年 禁缠足(篇) 3 11 17 兴女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