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频考点二 生命系统的代谢基础
高频考点二 生命系统的代谢基础
1.ATP(甲)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主动运输过程中,乙的含量会明显增加
B.丙中只含有一个高能磷酸键
C.丁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而戊可用于甲的合成
D.甲→乙和乙→丙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酶空间结构相同
答案 C
解析 根据磷酸分子的个数确定甲、乙、丙、丁、戊依次是ATP、ADP、AMP、腺苷、磷酸。生物体内的ATP和ADP的含量都非常少,互相转化快,所以乙的含量不会明显增加;丙中含有一个磷酸键,但是不属于高能磷酸键;甲→乙和乙→丙为不同的酶促反应,催化的酶的种类不同,空间结构也不同。
2.关于酶的相关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
A.验证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酶的种类
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可选用过氧化氢酶为研究对象
C.用淀粉、蔗糖酶和淀粉酶探究酶专一性时,可用碘液进行鉴定
D.在探究影响淀粉酶活性的因素时,温度、酸碱度、实验的次数等都是自变量
答案 C
解析 验证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即酶和无机催化剂,A项错误;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受温度的影响,因此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不能选用过氧化氢酶为研究对象,B项错误;用淀粉、蔗糖酶和淀粉酶探究酶专一性时,反应底物是淀粉,自变量是酶的种类,碘液遇淀粉变蓝色,淀粉水解后,加入碘液不能变蓝,因此可以用碘液进行鉴定,C项正确;在探究影响淀粉酶活性的因素时,温度、酸碱度等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是自变量,实验的次数不是自变量,D项错误。
3.乳糖酶催化乳糖水解。有两项与此相关的实验,其它实验条件均设置为最适条件,实验结果如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
实验一
(乳糖浓度为10%) 酶浓度 0% 1% 2% 4% 5% 相对反应速率 0 25 50 100 200 实验二
(酶浓度为10%) 乳糖
浓度 0% 5% 10% 20% 30% 相对反应速率 0 25 50 65 65 A.实验一如果继续增加酶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加大
B.实验一增加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将降低
C.实验二若继续增大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加大
D.实验二若提高反应温度条件5 ℃,相对反应速率将增大
答案 C
解析 在乳糖浓度为10%时,当酶浓度达到5%时,相对反应速率为200,所以实验一如果继续增加酶浓度,相对反应速率将可能继续加大,A项错误;在某一酶浓度时,增加底物浓度会使相对反应速率升高。因此,实验一增加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可能增大,B项错误;在酶浓度为2%时,乳糖浓度20%与30%情况下,相对反应速率相等,所以在实验二若继续增大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将不再加大,C项正确;实验条件均设置为最适条件,所以提高温度,酶的活性反而下降,因此实验二若提高反应温度条件5 ℃,相对反应速率将减小,D项错误。
4.下图表示生物体内进行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a过程的完成一定伴随H2O和CO2的生成
B.在人体剧烈运动过程中,肌肉细胞产生的甲中不含有乳酸
C.人体细胞中完成c过程的场所主要是线粒体
D.人体内的a过程会受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答案 D
解析 a过程可表示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过程,无氧呼吸过程不产生H2O,无氧呼吸中的乳酸途径也不产生CO2;在人体剧烈运动过程中,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c过程表示ATP水解释放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而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是主要的产能场所,不是主要的耗能场所;在人体内,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可以使机体细胞代谢加快,故a过程会受到二者的影响。
5.抑制剂能干扰酶的催化作用,使酶促反应速率减慢或完全停止,有可逆抑制剂和不可逆抑制剂之分;可逆抑制剂与酶的结合是可逆的,而不可逆抑制剂,如重金属离子,能迅速与酶按比例牢固结合不可解离,使酶失活。在一定量的抑制剂和底物中加入不同量的酶形成一系列不同的混合液,分别测定它们的反应初速度V0,以V0对酶浓度作图。上图曲线2为不加抑制剂的对照组,则能表示加一定量不可逆抑制剂和可逆抑制剂的曲线分别是 ( )
A.1 3 B.1 4
C.3 4 D.4 1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不可逆抑制剂与酶结合,使其失去活性,加入不可逆抑制剂反应无法正常进行,应是3;可逆抑制剂与酶的结合是可逆的,酶促反应能正常进行,但反应速率降低,应为4,故选C项。
6.下图中曲线a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底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在曲线的AB段限制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
B.在曲线的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部编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三课第二节 依法行使权利16PPT.pptx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1课 元朝的统治(共23张PPT).ppt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共33张PPT).ppt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共34张PPT).ppt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3课 远古的传说 (共16张PPT).pptx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共25张PPT).ppt
- 选修五 第三章 第一节 苯酚(共44张ppt).pptx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共34张PPT).ppt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0课 蒙古族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共22张PPT).ppt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22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共15张PPT).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