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医学]恶性心律失常及常见心律失常识别与急诊处理
恶性心律失常的急诊治疗 目的: 终止心律失常(尽可能短时间内) 恢复血流动力学稳定 治疗原发疾病及诱因 II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 单形性室速 血流动力学不稳:同步直流电复律(200~300J) 血流动力学稳定:药物治疗 1.胺碘酮: 2.普鲁卡因胺 3.索他洛尔 4.利多卡因 首次负荷剂量:1.5-2.5mg/Kg稀释后于10分钟内缓慢静注,可重复,直到总量达9mg/Kg。 维持剂量:1.0-1.5mg/min 6小时后减量至0.5mg/min,24小时总量可达20mg/Kg。 起效时同时开始口服制剂。 胺碘酮: 普鲁卡因胺:10-15mg/Kg 索他洛尔: 1-1.5 mg/Kg,以10mg/min的速度静注,24小时 总量小于320mg 利多卡因:可推荐使用 注意事项 推荐首选胺碘酮,可相对有效的终止室速发作,减少反复电击次数。 索他洛尔延长复极动作电位,故剂量不易过大(每日总量小于320mg),以免诱发心律失常(如尖端扭转型室速) 相继应用2种或2种以上的药物易出现心动过缓、低血压、尖端扭转型室速等 多形性室速 血流动力学不稳:按室颤处理 血流动力学稳定:有无QT间期延长 有QT间期延长: 1. 补钾、补镁(1-2g稀释后静注,继以1-8mg/min持续静点)。 2.临时起搏:适用于心动过缓和长间歇导致的尖端扭转型室速 3.异丙肾上腺素:可作为起搏前的临时治疗措施,不适用于缺血性心肌病及高血压、左室肥厚的病人。 方法:1-4 μg/min,静滴,随时调整剂量,使心室率维持在90-110次/分之间。 无QT间期延长:纠正病因和诱因 预激并房颤者 心房激动沿房室旁道前传,心室率快而不规则,常达200bpm以上,QRS波群异常。 当平均预激性RR间期≤250ms或最短预激性RR间期≤180ms时,患者易发生严重血流动力学改变或蜕变为室颤,称为高危预激综合征。 治疗:抑制旁道传导,控制室率;改变心房肌不应期和传导速度,终止房颤 预激并房颤者 药物:胺碘酮 普鲁帕酮 普鲁卡因酰胺 高危预激综合征和药物治疗不佳者,直流电复律 恶性缓慢型心律失常急诊处理 药物治疗 阿托品0.5~1 mg+5%GS10 ml静脉推柱 (注意:伴有青光眼患者禁用,前列腺肥大患者、妊娠及哺乳妇女慎用)。 异丙肾上腺素0.5~5μg静脉泵(或滴)入 (注意:对伴有心绞痛、心肌梗塞、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患者禁用)。 安置临时(或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 治疗原发疾病和诱因 恶性心律失常小结 快速型、缓慢型 宽QRS波的鉴别诊断 血流动力学稳定与否 快速型:不稳:电复律 稳定:药物 缓慢型:药物/临时起搏器 病因: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或正常人 提前出现的异常形态的P/波 P/波后QRS可正常或畸形(室内差传),亦可P/波后无QRS波(房早未下传) 多有不完全代偿间歇 常见心律失常的识别——房性期前收缩 P波消失,代之以锯齿状扑动波(F波),扑动波之间的等电线消失。F波频率一般为250-350次/分; 心室率不规则或规则,取决于房室传导比例是否恒定 QRS形态正常或畸形(差传)。 心房扑动 心电图: P波消失,代之以小而不规则的f波; 心室率极不规则; QRS波形态正常或畸形(差传)。 心房颤动 交界性早搏 提早出现的QRS波,QRS波形可正常或变形,逆行P波可位于QRS波之前(PR<0.12s)、之中或之后(RP0,20s) 房室交界性心律失常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 心率140-250次/分,节律整齐; QRS形态可正常或畸形; P波为逆行性(Ⅱ、Ⅲ、aVF倒置),常见不到P波或逆行P波位于QRS波终末部; 起始突然,通常由一个房早诱发,房早经慢径路下传,产生一个长PR间期,随后出现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 *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 由于这几种心律失常可在短期内导致严重后果,是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当高度重视,早期识别并进行积极处理。 * 机制:缩短Q-T间期,提高基础心率使心室复极差异缩小,有利于减少尖端扭转型室速的发作 Atrial fibrillation can also result from the rapid discharge of impulses from one or many ectopic (non-sinus) sites in the at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T 37903-2019 数控压力机可靠性评定方法.pdf
- SL 274-2020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docx
- 《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标准.pdf VIP
- 《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标准.pdf
- bosch博世 GBH 5-38 X GBH 5-38 D 使用说明书.pdf
- 最新版入团志愿书模板.pdf
- 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技术专业《植物生产环境》课程标准 .pdf VIP
- 国内某600MW机组双烟道直流炉省煤器旁路特性研究.pdf VIP
-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津液的代谢和生理功能.pptx VIP
- 8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第一课时说课稿 -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统编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