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讲解材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课件PPT医学培训课件教育资源教材讲义

实践的内在矛盾性,在于它既含有人的主观因素,又是物质变换的客观过程。 生产实践既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又是人与人之间互换活动的过程,同时还是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与观念的变换过程。 这样,把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与现实性、客观性、物质性统一起来的基础,这就是实践。 1、实践的涵义 实践,就是人类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实践是主观与客观对立统一的基础: 一方面,劳动的实践使人类同自然界区分开来,使主观和客观相对立; 另一方面,人又通过实践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使主观和客观相统一。 2、实践的基本特征 实践的基本特征 客观现实性 主观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 ①客观现实性 第一,构成实践活动的诸要素都是客观实在。 第二,实践的结果外在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如卫星的发射。 第三,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 和发展过程,都受着客观条件的 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 ②主观能动性 徐悲鸿画马,堪称一绝。 徐悲鸿画马,是对客观实在的马的反映。但他在画马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赋予马以意义,借以表达自己的心情。 ③社会历史性 如战争的历史变化 原始社会:黄帝与蚩尤部落的战争,古希腊荷马史诗中的战争。 奴隶社会:中国的“国人暴动”,古罗马的“斯巴达克起义”。 封建社会:陈胜、吴广起义,十字军东征。 资本主义时期:殖民战争。 帝国主义时期:民族解放战争。 (二)实践的基本形式 1、生产劳动实践 处理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2、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3、科学实验 尝试性、探索性、学习性的实践活动 (三)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1、实践是自然界与社会分化、统一的基础 人类社会 人的实践 自在世界(自在自然) 人化自然 人 类 世 界 自然界是自发的、自在的、处于盲目的相互作用之中; 人类社会是对象化的、人化的、文明的。 文明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制度文明 卡西尔说,人是符号的动物 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应当处在一个和谐的生态平衡之中。 自然界对人类的惩罚,在当今突出表现为环境问题。 第一是空气污染严重。 第二是世界性水源危机。 第三是森林惨遭毁灭。 第四是物种不断减少。 第五是臭氧层变薄。 “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恩格斯 2、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动物在消灭某一地带的植物时,并不明白它们在干什么。人消灭植物,是为了腾出土地播种五谷,或者种植树木和葡萄,他们知道这样可以得到多倍的收获。” ——《马恩选集》第4卷 2、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首先,从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看,实践使人成为有意识的类存在物。 其次,从人的本质上看,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最后,从人类的生存前提看,实践是人的生命之根和立命之本。 3、社会生活的实践性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人即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数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2002年单选题第1题) A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 B人类通过实践将“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 C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D人造物质可以脱离天然物质而存在 答案:B 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2003年单选题第2题) 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 B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C人的实践活动 D工具的制造与使用 答案:C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古希腊米利都学派创始人泰勒士认为,水是自然万物的本原 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与虚空是万物的本原 中国古代认为,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形成世界万物 特点: 自发性、直观性、猜测性、朴素性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也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17世纪以英国的培根、霍布斯、洛克为代表 18世纪以法国的拉美特里、狄德罗、霍尔巴赫、爱尔维修等为代表 19世纪以德国的费尔巴哈为代表 理论缺陷:第一,机械性 第二,形而上学性 第三,不彻底性 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三个历史形态是辩证唯物主义 克服了以往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形而上学的弊病。 建立了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包括自然界和社会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形态。 (2)唯心主义的类型 主观唯心主义:世界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 客观唯心主义:世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