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02血液.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药卫生]02血液

交叉配血试验 如果的两侧都没有凝集反应,即为配血相合,可以进行输血。 如果主侧有凝集反应,则为配血不合,不能输血。 如果主侧不起凝集反应,而次侧有凝集反应,则只能在应急情况下少量输血。 既可检验血型测定是否有误,又能发现红细胞或血清中是否存在其他不相容的凝集原或凝集素。 O 型——“万能供血者” AB型——“万能受血者” 全血输血 成分输血 异体输血 自体输血 不可取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血浆渗透压;血液的基本功能。 血细胞的生成:造血过程和造血干细胞。红细胞生理:数量和形态;生理特征:可塑变形性、悬浮稳定性和血沉、渗透脆性和溶血;红细胞的功能;生成的调节:生成原料及影响因素。白细胞生理:分类与数量;各类白细胞功能;白细胞的生成和调节。血小板生理:数量与功能;生理特性:粘附、释放、聚集、收缩、吸附;血小板的生成和调节。 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血管收缩、血小板止血栓的形成、血液凝固。 血液凝固:凝血因子;凝血过程:外源性凝血、内源性凝血。抗凝、纤溶系统。 血型和输血原则:AB0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输血原则。 * * * * * * * * * * * * * * 1902年,兰德斯坦纳就已宣布了20世纪医学上的重要发现之一,即ABO血型系统。当时已经了解到,红细胞的凝结反应不仅见于人类的不同个体之间,而且见于不同种类的动物之间。显然,这种红细胞凝结现象是血清免疫反应的一种表现。他认为,红细胞在异体或异种血清作用之下之所以会发生凝集,乃是因为红细胞表面含有一些被称为凝集原的抗原性物质,而血清中则含有相应的被称为凝集素的特异性抗体。当含有某种凝集原的红细胞遇到一种与它相对抗的凝集素时,就会发生使红细胞凝结成团块的反应,简言之,即抗原——抗体反应。凝块的方式使兰德斯泰纳提出人类存在着四种分明的血型,即A、B、AB和O型。他是根据在血液中有没有两种抗原中的一种或两种,即他所称的A抗原或B抗原提出的。根据这种推测,他认为A血型的人,红细胞表面含有A抗原,在他们的血清中存在着对抗B抗原的β抗体;而B血型的人,红细胞上含有B抗原,血清中存在有对抗A抗原的α抗体;AB型的人红细胞上存在有A和B两种抗原,而在血清中既无抗A的α抗体,也无抗B的β抗体;O型血的人红细胞表面上两种抗原都没有,但血清中同时存在有α和β两种抗体。 1 凝血酶原酶复合物(Ⅹa-Ⅴa-Ca+-PL)的形成 (1)内源性凝血途径 (2)外源性凝血途径 组织损伤 Ⅸ Ⅸa-Ⅷa- Ca+-PL Ⅶa-Ⅲ-Ca+-PL Ⅹa-Ⅴa-Ca+-PL Czar Nicholas II of Russia and his family, photographed c. 1916, showing his wife Alexandra (who was a carrier of hemophilia), his four daughters, and (in the foreground) his son Alexis, perhaps the most famous European royal with hemophilia. 内源性与外源性凝血系统的主要区别 凝血过程的启动 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 凝血因子分布 参与凝血过程酶的数量 凝血时间 存在组织和血浆中 内源性凝血 外源性凝血 血管内膜下胶原纤维或异物激活因子Ⅻ 因子Ⅷ复合物 因子Ⅶ复合物 全在血浆中 多 少 慢,约数分钟 快,约十几秒钟 组织损伤释放出组织因子 (四)血液凝固的负性调控 血管内皮的抗凝作用 纤维蛋白的吸附、血流的稀释和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生理性抗凝物质 3. 生理性抗凝物质 (1)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 (2)蛋白质C系统 (3)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 (4)肝素(heparin): (1)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以抗凝血酶Ⅲ为代表,可与凝血因子(Ⅸa、Ⅹa、Ⅺa、Ⅻa)上的丝氨酸残基结合,将其灭活。 抗凝血酶 (2)蛋白质C系统:蛋白质C由肝合成,以酶原形式存在于血液中。凝血酶能激活蛋白质C,使其有活性。在辅助因子的参与下,能灭活因子Va和ⅩⅢa等,并能促进纤维蛋白溶解 凝血酶调节蛋白 凝血酶 (3)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主要来自血管内皮细胞,是体内主要的生理性抗凝物质。可抑制Ⅹa和Ⅶa的活性。 酸性粘多糖 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产生 与抗凝蛋白结合,增强其活性 ? 使抗凝血酶Ⅲ与凝血酶亲和力增加100倍 ? 使肝素辅助因子Ⅱ灭活凝血酶的速度加快1000倍 刺激内皮细胞释放TFPI和其它抗凝物质 抗凝剂 (4)肝素 三、纤维蛋白的溶解 纤维蛋白溶解(纤溶)的概念 血凝过程中形成的不溶性纤维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