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课件PPT医学培训课件教育资源教材讲义
安全常识 预防措施:加强设备维护,防止跑、冒、滴、漏,检修时应穿戴 防护用品,包括面罩、手套、雨靴等,遇泄漏应迅速组织人员撤离至上风口150M外,轻微泄漏可选用黄色NOX酸性气体滤毒罐及全防护面具现场处理漏点(半小时内),遇高浓度时检修人员须穿戴全身防化服,佩戴自吸式呼吸器后,切断泄漏源。 * 3. 危化品名称:稀硝酸(10-65%) 3.1、危险源分布 1)低压反应水冷器液相及附属阀门管线 2)稀酸冷却器壳程 3) P04泵及出入管线阀门 4)高压反应水冷器液相及附属阀门管线 5)吸收塔液相及附属阀门管线(排氯及取样) 6)漂白塔液相及附属阀门管线 7)开工酸槽 8)成品酸槽 9)成品酸泵及进出管线阀门 危化品名称 3.2、硝酸的性质及危害 硝酸(HNO3,分子量:63) 物理性质: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熔点 -42℃,沸点86℃,比重1.5129(100%),能与水混溶并放出热量,具有强酸、强氧化性。 毒理:高毒类。主要是从组织中抽出水分使蛋白凝固造成局部组织凝固坏死,皮肤发黄。 * 危化品名称 安全常识 3.3、中毒表现 酸雾可引起鼻、咽等上呼吸道黏膜的刺激症状,使暴露部位的皮肤有瘙痒或烧灼感。强酸灼伤皮肤后,初始潮红继而转为暗褐色,再后发生局部溃烂。 3.4、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干布擦拭后,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 安全常识 3.5、预防措施 力求生产过程中密闭化、管道化,及时消除跑、冒、滴、漏。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现场巡检检修必须穿戴防酸工作服,佩戴安全帽、防酸胶靴及防喷溅面罩,接触酸时必须戴防酸手套。事故形式主要是泄漏、灼伤,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小量泄漏:配戴防NOX滤毒面具切断泄漏源,用大量水冲洗稀释后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中和,引流到应急水池,大量泄漏:利用围堰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利用。环境危害:可造成水体中PH值超标、大气酸雾污染。 安全常识 * 4. 危险源名称:中低压蒸汽 4.1、危险源分布 4.1.1、锅炉装置 锅炉本体水冷壁管 锅炉排污管线(定、连排) 除氧器 锅炉给水泵进出管线及阀门 省煤器、高低过热段盘管 锅筒 减温器及双减系统 中低压外送管线及附属阀门 * 4.1.2、硝酸装置 中低压蒸汽总管及附属阀门、管线、疏水器等 氨氧化反应器盘管及排污管线阀门 P02泵出入口管线及阀门 除氧器 汽轮机入口管线及阀门 汽包及附属管线阀门 气氨过热器蒸汽出入口管线及阀门 空气预热器蒸汽出入口 机组真空喷射器蒸汽侧进出管线 汽轮机轴端密封蒸汽管线 加药槽加热蒸汽管线 仪表、气氨管线伴温管线 ABC台及辅助氨蒸发器蒸汽加热管线 * 4.2、危害 主要是造成接触部位烫伤。 4.3、应急处理及预防 救治原则是及时报告、尽快抢救、专业救治、严防感染。发生烧烫伤人身事故后要立即向主管负责人、安全员报告,并汇报生产调度,现场人员应立即将受伤人员脱离危险区域,急救主要包括降温及保护患处,若皮肤完整应尽快局部降温,置于水龙头下冲洗减少进一步损害,冲洗完成对烫伤部位上烫伤膏;若出现水疱应该保护局部或降温,用干净水冲洗患处,注意不要刺破或擦破水疱以防感染,若伤处肿胀,应除去衣物连续用冷水冲洗,然后用不带黏性的敷料或消毒垫子轻覆水疱上,除非患处很小,否则立即送医院处理。若衣服与患处黏连,应用剪刀将患处周围衣服剪开,尽可能露出患处,用清洁纱布覆盖。若口腔烫伤,由于肿胀可能影响呼吸道,急救一定要快,脱离热源,置于凉爽处,保持侧卧位,等待救援。 。 * * 预防措施: 接触高温高压蒸汽操作人员,现场巡检时必须穿戴劳保护品,佩戴耐高温防护手套,防喷溅面罩,防高温服装和工作鞋、安全帽等物品;从事有高温高压介质容器检修时,必须隔绝排净余汽、水压力到零,温度降至50℃以下方可进容器作业;禁止在工作场所存储汽油、煤油、酒精等易燃易爆物品;观察锅炉燃烧状况时应戴防护眼镜,不可站在看火门、检查门或孔的正面,避免长期停留在高温高压蒸汽可能的排放区域如安全阀、定连排等位置;锅炉运行过程中,不准对承压部件进行焊接、捻缝、紧螺丝工作,特殊情况下需带压进行时必须采取可靠措施,并经主管领导批准方可进行。 * * 5. 危险源名称:转动设备 5.1、危险源分布 各装置现场泵类、压缩机类、皮带机、齿轮变速箱等转动部位。 5.2、危险源伤害类型 传动部分和突出转动部分外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