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DAR数据处理初步流程.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LIDAR数据处理初步流程

LiDAR数据处理流程 一、数据预处理及原始数据检查 LiDAD数据获得之后,要进行数据预处理后才能进行数据的后处理。数据预处理之后有数据检查的软件对数据成果进行初步的检查。一般数据格式检查有以下步骤: 1 格式字段检查; 数字高程数据的提交是以ASCII纯文字文件的格式,首先判断资料的字段是否一致性,例如某LiDAR数据组,有四栏分别为E、N、H、Intensity。检查字段数量的多少,是否为四栏,最后打印报表。 2 坐标统计,检查测区范围合理性; 统计数据的E、N、H(也就是X、Y、Z)坐标统计量,包括最大值、最小值、中值、平均数、测点点数等,评估坐标的合理性,并打印错误的报表。 3 资料重复性查核 ; 在组合航带资料成为测区资料时,有时会重复读入航带资料,造成测点数据资料的重复。 4 视觉分析是否有高程资料的大误差; 以视觉分析画出的高程剖面的方式检查航带重叠数据,检查坡面是否有高程偏移,左右航带不吻合等现象。 其次,视觉分析亦可以制作地形晕渲图的方式,视觉分析地形。 5检查影像的分布和质量,如果是12bit影像要转换为8bit数据; 6检查控制点分布情况。 预处理的数据成果 1 航迹文件(gps,ins的信息) 2 影像文件(tiff或ecw的格式),影像时间表文件 *.001。 3 分析报告(包括是否有错、漏及飞行时间) 4 激光点(las格式或文本格式) 5 LiDAR设备的基本情况(仪器型号、各种指标等) 6 相机校准文件,包括相机的初始位置、像幅大小、畸变改正等。一般使用前一次飞行的相机文件。 二、数据预处理 1 确定项目范围,首先要统计总体数据量,决定点的抽稀程度,以便导入系统进行总体的分块(一般500万个点一块,若每平方米4个点,即0.5米一个点,乘以2倍的重叠系数,计算得出每平方公里800万个点)。抽稀程度一般100倍以内。 2 设置坐标转换参数。 包括以下几个坐标系: A WGS84 到 西安80 ; B WGS84 到 北京54 C 吴淞高程系 到 黄海高程系; D WGS84 到 地方坐标系 3 建立统一的项目名称(project name),由参与工作的人数决定数据所需要分割的块数。 数据格式设置问题:如果的工程项目超过255条航线,应该选择 Scan binary 16 bit 数据文件格式,如果工程项目少于255条航线,选择 Scan binary 8 bit 数据格式,这个格式是最紧密的。如果工程项目是基于地面的扫描仪的,你必须选择 Scan binary 8 bit 或 Scan binary 16 bit 格式。如果希望有其他的程序能在同一个工作区二进制文件上使用,那么最好选择 LAS 二进制格式(它是一个开放的工业标准格式)。 4 单机读入数据文件(可能是LAS文件格式),画出区域块边界框,完成数据的块的分割(要注意设置重叠度的设置),并给予各块统一的编号,后续工作不能改变该编号,以便整体数据的后期管理。完成后保存项目。 注意: 这里有个关系到后续处理的问题:那就是在后面的房屋建模的过程中,如果块分割时候可能将房屋切到了相邻的两个块中,这就是为什么要在前面分块的时候要设置重叠的原因。要解决问题,只需要在open block(打开块)时将overlap(重叠)设置为合适的值即可,这要根据测区内的房屋建筑尺寸特点决定。如下图所示:调入点时,设置重叠度为60米(图1),虚线比块边界外扩60米(图2)。 图1 设置重叠范围 图2 数据分块 上面这步有一定的缺陷,因为过大的重叠区域造成许多额外的工作量,因此,考虑使用接边的方法,原理是:在房屋建模时,激光点的分类(low、ground、height)已经结束。因此,我们可以从相邻的区域里将其它人做的*.bin文件拷到自己的目录下,这样可以借用别人的文件来完成工作。考虑到测区较大可能会有上下两排block区域,建议这种接边工作为接东南边。 5 输入航线 *.cte 文件或 sbet*.out 文件,生成 *.trj 文件,自动切割自重叠的航线(cut turnarounds)。 三、数据分类 完成预处理之后就需要将激光点数据进行分类。 1 演绎时间标记(deduce using time),裁航带重叠(cut overlap); 2 分类低点,地面,水面(对于水面点的分类,可以先制作一个正射的透视影像,这一个不要求精度很高,只要能定位水面区域就可以了。如果没有参照影像,就只能根据高程区分水面和非水面); 3 生成地表模型,对异常点进行调整; 4 分类出低植被,中植被,高植被; 5 大地水准面校正,主要是调整Z值; 6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