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技能培训论文
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就业技能培训调查研究
摘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相当长时期内社会经济工作的一项艰巨任务。当前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劳动技能缺乏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和层次的一个重要因素,逐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基本前提。因此,我们立足在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方面所做的一些实际工作以及取得的一些经验,进行了一些研究、讨论,对于下一步如何建立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和高效的补贴方式,提出了具体的目标设想。
目前劳动力市场中技工短缺,大多岗位需要具有一技之长、一定专业技能的劳动力,而不少农民所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生产技能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企业生产的需要。对农村劳动力缺乏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已影响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并且,随着入世和国内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滞后于整个国民经济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农产品结构性过剩,市场化程度低,产品生成本高,品质差以及污染等方面。中国经济学界一般将农村余劳动力定义为:留在农业的全部劳动力与农业劳动力社会需求量的差额,这部分差额劳动力实际上是农村潜在的失业人口。
农村剩余劳动力包括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非农产业剩余劳动力,但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它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现实研究中,可以认为一定时期内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约等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这样的界定已经得到了国内学术界的认可。按照传统定义,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劳动者的边际生产率等于零,或边际生产率大于零,但小于最低生存费用的那部分农业劳动力。
在外出农民工中,从事制造业的农民工所占比重最大,占39.1%,其次是建筑业占17.3%,服务业占11.8%,住宿餐饮业和批发零售业各占7.8%,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占5.9%。从事制造业的农民工比上年下降2.6个百分点,建筑业、批零业、服务业、住宿餐饮业等均有所增长。
从农民工从事的几个主要行业看,收入水平较高的是交通运输业、采矿业和建筑业的农民工,月均收入分别为1671元、1640元和1625元;收入较低的分别是住宿餐饮业、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农民工,月均收入分别为1264元、1276元和1331元。从收入增幅看,增幅高于各行业平均水平的是住宿餐饮业和建筑业,增幅分别为8.1%和5.9%;收入增幅较低的是批发零售业和采矿业,分别增长3.3%和4.5%。
图3:不同行业月均收入水平及增幅(单位:元、%)
外出农民工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占多数,但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提高文盲占1.1%,小学文化程度占10.6%,初中文化程度占64.8%,高中文化程度占13.1%,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0.4%。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比重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占23.5%。分年龄组看,低年龄组中高学历比例要明显高于高年龄组,30岁以下各年龄组中,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均在26%以上,其中,21-25岁年龄组中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达到31.1%。
图:不同年龄组受教育情况(单位:%)
分地区看,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月均收入1422元,在中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月均收入1350元,在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月均收入1378元。从务工地点看,在直辖市务工的农民工平均月收入为1569元,在省会城市务工的农民工平均月收入1425元,在地级市、县级市和建制镇务工的农民工平均月收入分别为1402元、1359元和1348元。从不同地区务工收入的增幅来看,西部地区的增长要快于东部和中部地区。
表4:农民工在不同地区的月均收入水平及增幅
单位:元、%
2009年 2008年 增减 增幅 全国 1417 1340 77 5.7 东部地区 1422 1352 70 5.2 中部地区 1350 1275 75 5.9 西部地区 1378 1273 105 8.3
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现状
,在农村劳动力中有专业技能职称的比例仅为0.5%,受过职业教育或培训并获证书的比例仅为3.8%。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的缺乏直接导致了其就业空间狭窄、工资待遇低和劳动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从而也制约其向非农转移。因此,
(一)农村劳动力培训潜在需求较强烈,但费用、观念、培训体制、培训效果等因素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培训的现实需求。
培训资源总体上较丰富,但有效供给不足。
其原因在于:(1)由于历史的原因,政府主办的培训机构(或学校,下同)大都集聚在城镇,在当前各项政策仍带有明显二元特征的背景下,“事业性质”的身份使得其本身没有向农村劳动力开放的强烈动机,表现在行为上这类培训机构并没有将培训服务功能向农村延伸,造成了对农村劳动力事实上的高门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关于家乡特产“猪血丸子”的网上销售可行性调研报告.doc
- 关于对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安全控制的探讨.doc
- 关于对测量设备校准证书的评价.doc
- 关于对黑龙江省罚没和扣押财物管理条例的释义.ppt
- 关于广州城郊技校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报告.doc
- 关于应用patran中的Laminate_Modeler工具生成层合壳的经典实例.ppt
- 关于建筑装饰市场现状及前瞻的分析见解.doc
- 关于巧克力.ppt
- 关于开小餐馆.doc
- 关于开展青工“拜师学艺”、争当“金牌师徒”活动的情况汇总表.doc
- 工业互联网平台2025年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信息安全风险防范策略报告.docx
- 苑东生物 2024 年技术中心创新能力提升技术改造项目环评报告表.docx
- 中企国云注沟45MW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环评报告表.docx
- 考研真题 南京师范大学637社会保障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docx
- 2025年元宇宙虚拟医疗场景中的远程医疗技术发展趋势报告.docx
- 中药功效型化妆品研制项目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docx
- 环境监测物联网在环保产业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报告.docx
- 2025年元宇宙虚拟现实场景构建关键技术深度研究报告[001].docx
- 考研真题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846基础生态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docx
- 中山顺淮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专项化学品新建项目环评报告表.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