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历史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幻灯片.pptVIP

人教版必修三历史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幻灯片.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汉 代 教 育 状 况 教科书:儒家经典—五经 教官:五经博士 ——儒学垄断教育 官办最高学府:太学,考试合格做官 ——凭儒学入仕 地方教育系统:郡县立学校 ——儒学在民间独尊 图为北京国子监,它历经元、明、清三代,是中国最后一个国子监,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子监又称“太学”、“国学” ) 北京国子监中的孔子像 评价 积极 消极 1.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大一统的国家,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2.对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起了积极作用 3.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1.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有专制作风、不利于科技文化的发展。 2.带有神学迷信色彩,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而宣扬纲常伦理 董仲舒的新儒学中有哪些积极成分?哪些又是在现实生活中要扬弃的? 董仲舒以后的儒学与先秦儒学有何不同 (1)地位:先秦儒学只是百家之一,而董仲舒以后的儒学被当成真理而独尊。 (2)内容:先秦儒学谈论现实问题,而董仲舒以后的儒学谈论神学。 (3)追求;先秦儒学是对“真理”的追求,而董仲舒以 后的儒学则成为儒者的“政治敲门砖”。 (4)先秦儒学处于充实发展中,而董仲舒以后的儒学则被当作“圣经”。 一、从“无为”到“有为” 二、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三、儒学成为正统 小结 1.史载:“汉初萧(何)曹(参)为相,镇以无为,从民之欲而不忧乱。”它反映汉初的统治思想是 A.儒家主张 B.墨家主张 C.道家主张 D.法家主张 √ 练习巩固 2.儒学到了汉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 A.人定胜天 B.无为而治 C.君权神授 D.仁政思想 3.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主要利用了儒学的(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民贵君轻 C.性善论 D.大一统 √ √ 4.(2009年湖南单科)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经典的新阐释,该经典是( ) A.《春秋》 B.《论语》 C.《孟子》 D.《易经》 5.汉武帝的哪些措施,对于促使儒家思想居于正统地位起了直接的作用( ) ①举贤良对策 ②重用文学儒者 ③举办太学,讲授儒家经典 ④设立地方郡国学校,广泛传播儒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董仲舒的新儒学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主要是因为董仲舒提出了( ) A.“春秋大一统”思想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D.“限民名田”、“塞兼并之路” 儒家思想经历: 春秋时期,应运而生 →战国后期,蔚然大宗 →秦朝时候,遭到打击 →西汉初年,逐渐复苏 →汉武帝时期,正统思想 第一单元 课标要求: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一、秦汉时期治国理论: 秦 汉初 汉武帝时 重法轻儒 (焚书坑儒) BC213年,始皇举行盛大宴会。博士(儒家)70人上前祝寿,仆射周青臣当面歌颂秦始皇完成统一的功德,博士淳于越(齐人)却建议始皇效法周分封子弟功臣,说:“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主张禁止诸生引证《诗》、《书》和百家语,以古非今——“入则新非,出则巷议”,诽谤朝庭,“惑乱黔首”,提出了“焚书”的建议,得到始皇的认可。当时所焚之书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统一前的列国史记;二是百姓收藏的《诗》、《书》等百家语。一律全部要焚烧。还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如:有敢私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凡要学习的一律以吏(法)为师。严厉贯彻焚书令,使古代的文化典籍遭到极大的破坏。 焚了哪些书,又保留了哪些?手段如何? 一、秦汉时期治国理论: 秦 汉初 汉武帝时 重法轻儒 (焚书坑儒) 道家“无为”思想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汉初形势 战争破坏 社会凋弊 “无为” 黄老之学(道家) 与民休息 宽松 面对汉初如此形势,如果你是刘邦,你会怎样做? 从严法治国的法家到无为而治的道家 2、汉初的“无为” 一、秦汉时期治国理论: 秦 重法轻儒 (焚书坑儒) 汉初 道家“无为”思想 原因:社会经济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