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复习幻灯片.ppt

  1. 1、本文档共1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传播效果研究的普遍结论 1、大众传播对个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个人社会化的影响上。大众传播影响了公众对现实问题及其重要性的认识。 2、大众传播影响了社会群体的观念和文化,并促进各种群体的融合。 3、大众传播能促进社会变革和产生新文化形式。它帮助传统社会实现现代化,并形成了大众文化。 * 宣传技巧的用途: 用于政治宣传和战争宣传; 用于广告和公共关系; 对广大社会公众来说,了解宣传技巧可以做一个清醒的信息接收者。 枪弹论的缺陷: 1、没有实证研究的支持; 2、忽略接收者的个人差异,一个大众传播的内容不可能对所有人都产生同样的效果。 (2)有限效果论 (强化效果论,最小效果论,无效果论) 20世纪40年代—60年代 大众传播对于受众没有设想中那么威力无穷,传播者的意图经过中介因素才起作用,最后的效果往往不是态度的转变而是态度的强化。 代表性研究 1、霍夫兰和耶鲁学派:态度劝服研究 1942—1945,霍夫兰研究军事纪录片对士兵的劝服效果 纪录片《不列颠之战》的宣传效果 (1)提供关于战争情况的基本信息 (2)使士兵形成相应态度 (3)激发士气,号召作战 劝服效果理论 ①一面说与两面说 1945年,改变“速胜论”态度的实验 两个组: A组收听一面说的材料;B组收听两面说的材料 (1)原来态度的不同 (2)教育程度的不同 劝服效果理论 ②防疫论 1953年,“苏联能否大量制造原子弹”反宣传实验 两个组: A组接受一面说材料,然后接受反宣传; B组接受两面说材料,然后接受反宣传。 防疫论: 两面说材料有助于受众增强对于反宣传的抵抗力。 劝服效果理论 ③信息来源的重要性、休眠效应 1951年,信息来源重要性实验,及其后续实验 “目前,美国是否有能力制造核潜艇?”——“不能。” 两个组: A组得到的信息来自奥本海默; B组得到的信息来自苏联的《真理报》。 信息来源本身的可信度,对信息的宣传效果起到了增强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来源的重要性下降,而信息本身的重要性上升。信息的接受者逐渐忘记了信息的来源,而只记得信息本身。这就是“休眠效应”。 劝服效果理论 ④诉诸感情与诉诸理智 1953年,“诉诸恐惧进行牙齿保健宣传”的实验 四个组: A组观看诉诸强烈恐惧的幻灯片; B组观看诉诸中度恐惧的幻灯片; C组观看诉诸轻微恐惧的幻灯片; D组观看有关眼睛的幻灯片,作为对照组。 2、库珀等:漫画“比戈特先生”的研究 1947年 选择性理解会减弱信息的效力。 3、拉扎斯费尔德等:两级传播论 1940年,伊里调查 ①来自媒介的信息首先抵达舆论领袖,然后由舆论领袖通过人际传播传递给受其影响的追随者。这个过程被称为两级传播(两级流动传播)。 ②在影响选民的投票决定方面,人际传播的影响似乎不仅比大众媒介更经常,而且更有效。 1948年,《人民的选择》 1954年,《选举》 1955年,《个人影响》 对两级传播论的批评和修正: ①大部分新闻报道仍然是由大众媒介直接传播开来。 ②舆论领袖及其追随者的关系,与其说给予意见,不如说分享意见。舆论领袖和非舆论领袖界限模糊。 ③最初的两级传播论将传播划为两级,但实际的传播过程可能更多或更少。 ④两级传播论隐含着认为大众传播媒介是舆论领袖的唯一信息渠道,实际上信息来源可能多样化。 ⑤大众媒介的功能主要是告知,而人际传播在劝服方面更为有效。 两级传播论——多级传播论——N级传播论 4、1960年约瑟夫·克拉珀《大众传播的效果》 ①大众传播一般不能成为对受众产生效果的必要的和充分的原因,而更可能处于各种中介因素和影响中,并通过这些因素和影响而起作用。 ②传播效果一般是强化现状,而非改变它。 ③中介因素包括选择性过程、群体过程、群体规范以及舆论领袖。 有限效果论的缺陷: ①有限效果论认为传播效果主要体现在态度的转变上,而不是态度的加强。 ②有限效果论只考虑传播效果对态度的影响,未考虑对其他方面的影响。 ③有限效果论只考虑对个人的传播效果,未考虑对社会和群体的传播效果。 ④有限效果论只考虑短期的效果,未考虑长期效果。 ⑤有限效果论只从传播者立场上来考虑传播效果,没有从受众的角度考虑。 (3)适度效果论 20世纪60年代—80年代 大众传播对于受众虽然没有枪弹论所认为那样直接的、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也不像有限效果论说的那么不堪,它仍然是具有一定影响的,这种影响应该从受众这个角度来衡量,并且从长期效果来衡量。 代表性研究和理论成果 1、雷蒙·鲍尔:《顽固的受众》 1964年 从考虑“what can the message do to the audience”, 到考虑“what can the a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