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专题一 香港回归20周年——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ppt

专题一 香港回归20周年——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一 香港回归20周年——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顶峰 清朝 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了顶峰; 思想上:大兴文字狱等演变规律 演变 规律 (1)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2)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3)思想专制不断加强 评价 (1)积极作用:①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③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和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2)消极作用:①皇权专制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②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束缚了文化;③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总之,在封建社会前期,主要起积极作用;在封建社会后期,主要起消极作用角度 线索梳理 角度设问 * *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专题一 香港回归20周年 第二部分 热点专题突破 201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0周年的日子。当天,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在香港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同时,为了与全港市民分享回归20周年的喜悦,香港特区政府以“同心创前路,掌握新机遇”为主题,与社会各界携手举办了一连串丰富、精彩的庆祝活动。 解读:香港回归以来,“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在香港成功落实,坚持“一国两制”伟大方针,维护国家统一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义务。回顾历史,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香港回归是历史的必然,必然回归,必然演进,必然成功。本专题梳理了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发展及国家统一的历程,旨在说明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是历史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我们要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 中国历代为维护统一所做的努力(2012.26) 专题讲解 线索 1 时间 举措 影响 秦朝 (1)政治上:首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2)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 (3)思想文化上: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4)军事、民族关系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统一岭南,兴修灵渠 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建立;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制度创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基础 西汉 (1)政治上: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强化监察制度; (2)经济上: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3)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军事、民族关系上:北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 开创了我国封建大一统时代第一个盛世局面,出现了政治、经济、文化大一统的局面,封建中央集权统治得到巩固和加强 隋朝 (1)政治上:创立了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上:开凿大运河,沟通南北交通,促进了经济发展 开创了后世沿用的政治制度;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唐朝 (1)政治上:完善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 (2)经济上:推行均田制,促进农业发展; (3)民族关系上: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采取设机构管理与和亲相结合的方式处理民族关系 开创了我国封建大一统时代的盛世局面;唐朝国力强盛,使中国成为亚洲诸国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和中心,在东西方交往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元朝 (1)政治上:创立行省制度,设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设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 (2)民族关系上:各民族长期杂居相处,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结束了自唐末藩镇割据以来中国南北对峙、各民族政权长期并存的局面,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明朝 (1)政治上:中央废除丞相和中书省,以六部分理朝政;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2)经济上:商品经济空前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3)思想文化上:实行八股取士,制造“文字狱”; (4)反抗外来侵略:戚继光抗倭 结束了元朝末年以来群雄并起的局面,实现了国家大一统;中西交流频繁,对传统学术和科技知识进行了大总结 清朝(前期) (1)政治上:设立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2)思想文化上: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 (3)对内(民族关系):加强对边疆的治理:册封达赖和班禅;雍正帝时设立驻藏大臣;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立伊犁将军; (4)对外:抵抗外来侵略:郑成功抗击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清朝实现了对全部领土的有效控制,奠定了当今中国版图的基础 清朝(后期) (1)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进入新疆;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19世纪80年代初,中国收回伊犁; (2)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