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维的山水诗 试论王维和苏轼的山水诗.doc
王维的山水诗 试论王维和苏轼的山水诗
第10卷第3期2010年6月
鸡西大学学报
JOURNAL0FJIXIUNIVERSrIY
V01.10No.3
Jun.20lO
文章编号:1672—6758(20lO)03一0124—3
试论王维和苏轼的山水诗
王
艳
摘要:王维、苏轼分别作为唐宋山水诗的代表人物,他们远追陶渊明而且又都诗画兼擅,能将画法融入诗中;思想上深受禅的影响,引禅入诗,融情入境,诗歌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体貌。试从两人山水诗的思想继承和艺术新变,以求深入探究两位诗人山水诗的异同。
关键词:王维;苏轼;山水诗;异同中图分类号:1207.22
文献标识码:A
他的【IJ水诗的影响极大,诗人把宁静的自然作为凝神观照的对象,使山水诗的创作别具慧眼,由早期的写气图貌和巧为形似之言,进入到“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如《别终南山》“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水穷尽处自然也是深山空静无人处,人无意而至此,云无心而出岫,诗人着重写无心,写偶然,写坐看时无思无虑的直觉印象,那无心淡泊、自然闲适的云,是诗人心态的形象写照。静极生动,动极归动,动静不二的禅意,渗入到了山水中,化作天光云影,空灵而自然。与坐禅的体验相关联,王维多写独坐时的感悟,将禅的静默观照与山水审美体验合而为一,在对山水清辉的描绘中,折射出清幽的禅趣。如《过感化寺》以果落、虫鸣、鸟声反衬山林的静谧,寄寓诗人的幽独情怀,表现诗人静观寂照时感受到的自然界的轻微响动,以外物而入诗心,显示出心境的空明寂静。同样,苏轼几经贬谪后,把政治上遭到的苦闷消解于山光水色之中,诗歌中表现了一种萧疏冲淡的风格,其思想上受佛老影响至深,以庄禅的淡泊独立万物之表,用佛家缘起性空的空静观物,使诗人心灵净化到空无的境界,才形成意其超逸绝尘,独立万物之表驭风骑气,达到与造物者游的心胸旷达。他在黄州自号“东坡居士”,以在家奉佛之人自居.时常“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一念清净,污染自落,表里倏然,无所附丽,思窃乐之。”他以超然物外、随缘自适的佛老思想澡雪精神,创作风格表现出清旷神逸平淡自然。如《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其三:
新浴觉身轻,新沐感发稀。风乎悬瀑下,却行咏而归。仰现江摇山,俯见月在衣。步从父老语,有约吾敢违。
诗写的平淡而有深味,于清闲平静的日常生活情趣中,表现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对山水生活的爱好,不为物累、不为情牵的清旷禅宗空静自悟的关照方式影响了作家的思维。在类于陶诗那种齐物我、了生死的老境中,融进了性自清静的禅悦,以“质而实绮,啜而实腴”的诗歌风格,促进了平淡美的发展。可见禅对两位诗人思想以及诗风的重大影响。
三艺术手法上的相似之处
1.景物描写绘形绘色,诗中有画,融画法入诗。王维作为画家的诗人,能够以画家的眼光进行审美,取景入诗。有时是远景式的描绘,将广阔之景收于纸端;有时是细致小景的选取,苍翠的青苔、飞翔的白鹭、啼叫的白鹭、清溪中的自石、零落的红叶都成为诗人描绘的对
王维诗、画兼擅,既是伟大的诗人又是优秀的水墨山水画家。他晚年隐居蓝田终南山中,在此吟诗作画,参禅念佛“以水木琴书自娱”,过着亦官亦隐的宁静生活,成为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楷模。他的山水田园诗被苏轼评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轼集官僚、文士、学者于一身,是诗、词、文、画的全才。苏轼在经受官场的几次贬谪之后将目光转向江山大川,在清风明月中自适心灵,在道家飘逸中超脱尘世的羁绊。相似的经历和思想境界以及诗画方面的兼擅使得苏轼对王维的山水诗有如此中肯的评价。在山水画诗方面,苏、王二人则表现出酷似的一致性。
一陶渊明精神的继承
王维在十九岁时写了一首七言乐府诗《桃源行》,题材取自陶渊明叙事散文《桃花源记》,表现了对陶的崇拜羡慕之情,在经历官场的风风雨雨之后诗人身心疲惫更坚定了他归隐山林的心愿。晚年写了许多山水田园诗,有以描写辋川二十景为内容的《辋川》组诗二十首,表现王维隐逸恬退的生活情趣和自甘淡薄的人生态度。《田园乐》组诗七首写作者退居辋川别墅与大自然亲近的乐趣。宋代隐吏之风盛行“士大夫群体普遍具有隐逸心态和身居庙堂之高而心存江湖之志的隐逸精神”。陶渊明的田园生活以其笔下的“归去来”和“桃源”成为宋代士人难以企及的人生理想,他们只能更多的在精神上做着回归田园的美梦,苏轼一生都在高歌归隐田园,尽管屡遭贬斥却毫无归隐之行动。诗人在贬滴黄州后所做的《江城子》说:“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东坡乐府》卷下)这是因为苏轼心境与陶渊明“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神释》)的人生态度相同的缘故。元韦占以后苏轼开始了大量的和陶诗的创作。其《和陶咏二疏》云:“神交久从君,屡梦今乃悟。渊明作诗意,妙想非俗虑。”(《苏轼诗集》卷四十)诗人由彻悟人生之后而形成了淡泊高远的襟怀,同时也成就了他物我两忘、寄情山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公开选拔领导干部面试题及参考答案全解.doc
- 【9化第一次月考】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 VIP
- 第四章 神奇的透镜单元复习(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科版2024).docx VIP
-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名家散文阅读(毕淑敏)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9化第一次月考】芜湖市鸠江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 VIP
- 《诡案组》(1-14卷文字全本)作者:求无欲.txt VIP
- 数字出版概论课件陈丹第一章数字出版及其发展历程;第二章数字出版研究及其学科体系.pptx VIP
- 2023-2024学年初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 VIP
-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名家散文阅读(汪曾祺)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凉山州继续教育公需科目满分答案-《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列》解读.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