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第一册 专题五 第17讲
第17讲 新兴力量的崛起与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一、欧共体的形成与发展1.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失去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2)两极格局下,西欧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3)战后西欧国家经济发展,联系日益紧密。2.进程(1)经济一体化①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②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③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成欧洲共同体。(2)政治一体化①外交: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②立法:1975年欧共体立法机构“欧洲议会”成立。3.影响(1)加强了成员国之间经济和政治的联系,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发展。(2)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冲击了美国的霸权地位。(3)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疑难问答 问:英国是欧共体的创始会员国吗?为什么?答:不是。欧共体的创始会员国是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联邦德国,英国在1973年加入欧共体。二、迅速兴起的日本1.原因(1)经济政策:把发展经济作为立国的主要方针,制定合乎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2)外交政策:以日美关系为基轴,依赖美国的保护。(3)科学教育:政府加强投资发展教育,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2.表现:20世纪60年代末,国民生产总值上升到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198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3.影响:试图摆脱雅尔塔体系的束缚,力图成为“政治大国”。特别提示 二战后日本外交政策的四个阶段120世纪四五十年代,全盘接受美国政治经济改革的“政治侏儒”外交。220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庇护下的“经济外交”。320世纪七十年代,以美日关系为基轴的“多边自主外交”。4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政治大国”外交。三、中国的振兴1.发展历程(1)新中国成立,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2)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3)“一五”计划的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4)实行改革开放,综合国力迅速增长。2.地位作用(1)中国是第三世界中唯一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2)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四、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背景(1)两极格局下,美苏冷战对抗。(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的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希望和平中立。2.标志:1961年召开的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3.主张(1)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支持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2)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3)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4.影响:标志着第三世界兴起,冲击两极格局。概念阐释 不结盟运动不结盟运动并非真的不结盟,而是不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国家结成联盟。不结盟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积极地反对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实现全面彻底的裁军。五、两极格局的瓦解1.苏联解体(1)标志:1991年,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2)影响: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2.东欧剧变:波兰、民主德国、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等国相继发生剧变。特别提示 苏联解体的原因1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体制弊端和政策失误长期得不到纠正。2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政治体制改革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方向。3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六、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表现(1)美国: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实现“美国领导世界”;推行霸权主义,发动伊拉克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2)欧盟: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1999年欧元正式启用;努力建立欧洲独立的防务体系。(3)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地位。(4)俄罗斯:继承前苏联政治遗产,加强改革,逐渐走出低谷。(5)中国:综合国力提高,已成为政治大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2.特点: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正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归纳总结 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格局总体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但缓和与动荡局面并存。多极化仅是一种发展趋势,并没有形成多极化的格局。不结盟运动不结盟运动是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它成立于1961年9月,现有120个成员国、17个观察员国和10个观察员组织。它包括了近三分之二的联合国会员国,绝大部分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总和占世界人口的55%左右,在国际社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中国于1992年9月成为其观察员国。其成员国奉行独立自主、不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中的任何一个结盟的外交政策。不结盟运动定期举行首脑会议。考点一 欧洲走向联合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欧洲走向联合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①合作由单一经济领域向多个经济领域扩展。②合作从经济领域扩大到政治领域。③成员国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④合作的方式由单纯的政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必修一 第二单元 第3讲.pptx
- 必修一 第五单元 第10讲.pptx
- 必修一 第三单元 第5讲.pptx
- 必修一 第四单元 第11讲.doc
- 必修一 第四单元 第12讲.doc
- 必修一 第四单元 第13讲.doc
- 必修一 第五单元 第9讲.pptx
- 必修一 第二单元 第4讲.pptx
- 必修一 第五单元 第11讲.pptx
- 必修一第三章《受力分析》课件.ppt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