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几本初中数学杂志: (1)、 中等数学(竞赛) (2)、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3)、数学教师 “ 一校两制” 培 优 策 略 关于龙泉一中的 初一与初二 的数学竞赛 考试范围:至相应年级下册减一点 考试分值: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 120分钟 试卷题型: 5—8—5 试题命制: 龙一中教师 关于龙泉一中的高一重点班的提前招生 考试范围: 与中考相同 考试分值: 满分100分 考试难度: 介于中考与竞赛之间 试卷题型: 5—8—3 试题命制: 外地组卷 ● 一位神奇的数学老师 他创立了一个“品牌” 他从1980年开始进行教改实验: 第一轮班,除1人外,高考全部上线; 第二轮班,40人中15人考入北大、清华; 第三轮班,40人中的22人升入清华、北大。 简介: 2002年1月24日,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数千人在寒风中排起了长队,为一位普通的人民教师护送最后一程。这位让千百万人记住了他的名字的教师,是一所普通中学的一名普通教师,在学校里,他甚至连组长这样的“头衔”都不曾有过,最高的“职务”就是班主任。这位教师就是北京22中的孙维刚。 孙维刚: 1938年出生,山东人,2002年1月因患癌症医治无效逝世,享年64岁。 他从1962年开始任教于北京22中,历时整整40年.自1980年开始,他进行了从初一到高三的三轮半六年一循环教学教育改革实验,经过20年的长期探索、反复实验和比较研究,取得了大面积、全方位、高质量的育人实践成果和理论成果。 孙维刚观点: 1.第一重要的就是班主任 做好班主任工作靠两大法宝: 一是建立一个和谐的班集体; 二是开好家长会。 孙维刚观点: 2.孙维刚建班原则 第一,“诚实,正派,正直; 第二,树立远大理想,为人民多作贡献; 第三,做有丰富感情的人,要因为我来到这个世界上,使别人生活得更幸福。” 孙维刚在教学中最常提到的一个思想是:“换个角度看问题” 孙维刚倡导: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多题归一如: 一道题启发学生得出24种解法。 孙维刚倡导:站在系统的高度教学知识 孙维刚的做法一: 从初一教到高三的“大循环”实验。 孙维刚的做法二: 300%的家长学生联席会 孙维刚的做法三: 他用三个半天便讲完了高中数学的118个公式。初中三年便提前学完了高中的全部课程,而且还增加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内容和部分大学的数学课程。 初二上到一半,便可以优异的成绩答完前一年的高考数学试卷。 孙维刚的做法四: “我给学生出一道题,自己要先做10道题,从中选出最精彩、最典型、最能启发学生思维的。” 孙维刚的做法五: 课前不用预习, 课上没有笔记, 课后没有作业。 孙维刚的做法六:采用被称为“结构教学法”教学方法, 孙维刚的做法七: 一堂数学课,他可以讲到历史、军事、世界局势、地理风情、唐诗宋词,也可能随机转到物理、化学、俄语、英语,从初等数学讲到高等数学。 孙维刚的做法八: 每天能保证学生八九个小时的睡眠。坚持男生每天跑1500米,女生跑800米,他和大家一起跑;大家喜欢文艺活动,因为孙老师会和我们同唱、同奏、同台表演…… 孙维刚给我们的启示:1.给我足够的时间:2.不断改进: 3.允许特尖生“走神” 感想:1.用生命育人 2.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感想: 1.用生命育人 有一年,他的班上有4位同学代表北京市参加第七届数学奥林匹克冬令营,竞赛当天,孙维刚的膀胱癌复发,大量尿血。是陪学生去还是不去?不去,学生认为不是孙老师一贯的作风,肯定身体出了问题!为了不让同学们分心,孙维刚强打着精神,陪了学生整整两天后才住进医院。 1998年4月27日,孙维刚住进了肿瘤医院接受第8次手术, 30多位学生家长日夜轮流陪床护理,直到孙维刚6月1日出院。他对学生家长说:“我一定要好好活下去,活6年就行,一定要把他们送进大学。我要让一半的学生考上清华、北大。” 感想: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曾有三所高校以优越的条件调孙维刚去任教,他不为所动;领导多次安排重要岗位给他升迁的机会,他痛快地拒绝了。出去作报告,他总会说,22中是他成长的沃土,“孙维刚教改实验”是一项集体教育实验。 感想: 在他的追悼会上,播放的也不是哀乐,而是他生前最喜欢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因为他不愿意给人们带来一丝悲凉。 谢 谢 给青年教师的建议 1.上好一堂课 2.带好一个竞赛小组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