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4.2.2.噪声性耳聋 长期在强烈噪声的环境中工作又得不到适当恢复时,可以损伤听神经细胞而逐渐失去听觉。这样出现的耳聋,就叫“噪声性耳聋”,这种病变通常是双耳都受损害。用听力计检查,多表现为在4000Hz为中心的高频部分先丧失听觉,以后逐渐扩大,直至语言也听不到。 噪声性耳聋的主要表现为耳鸣、耳聋、头痛、头晕,有的伴有失眠、头胀感等。早期表现为工作后几小时内有耳鸣,以后为顽固性的,症状不再消失。有的患者还伴有眩晕、恶心或呕吐等。 噪声性耳聋的听力是逐渐下降的。若听力损失在10分贝内,影响不大。当听力损失在30分贝以内时,称为轻度噪声性耳聋,普通谈话声约50~60分贝,轻度耳聋者听起来很吃力。当听力损失在30~60分贝,为中度噪声性耳聋。当听力损失在60分贝以上时,称为重度噪声性耳聋,此时与患者交谈需在耳边人声喊。 噪声性耳聋是日积月累的慢性病。而突如其来的巨响或一次强烈噪声,可造成听觉器官的急性损伤,导致鼓膜破裂,内耳出血,称为暴振性耳聋,多半为朝向声源的一侧听觉损害较重。 噪声除对听觉有损伤外,对人体其他系统和器官也能产生危害,可引起神经衰弱如头晕、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症状。对心血管系统也有影响,如心跳加速、心律不齐,血管痉挛和血压升高等。 10.4.2.3.振动病 (1)局部振动病 清铲工、铆工、锻工、凿岩工等长期接触强烈的局部振动而引起的振动病,其表现以肢端动脉痉挛为主。按其轻重可分为三级。 ①轻度振动病 手指有时发麻,发僵;工作时于易疲劳;手指偶有轻度疼痛。 ②中度振动病 上述症状逐渐加重,手部有经常性疼痛,夜间加剧;手有冷感,手指或全手皮肤温度低。 ③重度振动病 血管痉挛现象更明显,出现肢端动脉痉挛症,表现为白指、白手、伴有毛细血管扩张、血流缓慢及发绀;手痛加剧,手的皮肤温度显著降低,可下降2.3~4.5℃,并可出现头晕、失眠等神经衰弱症侯群。 (2)全身振动病 最常见的表现是足部周围神经与血管的改变,脚痛,脚易疲劳,轻度感觉减退或过敏,腿及脚部肌肉有触痛,脚皮肤温度低。全身症状初期有头晕、易疲乏等,这些症状逐渐加重,并有头痛及其他神经衰弱的症状。 10.4.2.4、放射病 人体受到超过一定剂量的外照辐射时,或有大量放射性物质侵入人体内产生内照射。都会引起一系列的病变,造成放射病。这种疾病使人体遭受暂时或永久的损害,严重时甚至可发生死亡。一般是发生意外事故或经常在超过最大允许剂量的环境中工作,才可能发生放射病。放射性损伤可分为急性放射病、慢性放射病和放射性烧伤三种类型。 (1)急性放射病 急性放射病是由于一次大剂量外照射或在短时间内反复照射所致。内外照射主要是指γ射线、X射线与中子流的照射。在工业生产中有大量放射性物质侵入体内引起内照射的可能性很小。外照射的剂量愈大,病损愈重,病程发展也愈快。 病人主要表现为全身衰弱,容易疲乏,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血液检查可发现白细胞、红细胞或血小板明显减少。随着病情加重,造血机能可出现极度抑制,有明显的贫血和严重出血;体温升高,毛发脱落,全身消瘦等。此时由于病人抵抗力低下,往往并发支气管肺炎而危及生命。如果病情较轻,及时治疗可以恢复健康。 (2)慢性放射病 人体长期受到小剂量多次的外照射或内照射所致的慢性放射病;也叮能是急性放射病演变的结果,常见于不严格遵守防护规则的工作人员。慢性放射病是—种全身性疾病。它的特点是病程长,病情变化多样,主要表现为造血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及神经系统的损伤。 (3)放射性烧伤 放射性烧伤是由于皮肤吸收了大量的放射能,或放射性物质直接落在皮肤上所引起的一种烧伤反应。放射性烧伤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类。它的外观基本上与太阳晒伤相似,所不同的是放射性烧伤的潜伏期长,病变能扩展到深层组织,这是由于放射能的穿透性较强的缘故,因而整个病程较长,较顽固。主要见到的是慢性皮炎表现,局部病变像干性湿疹,皮肤干燥、苍白、菲薄、脆弱、失去弹性,毛囊萎缩,毛发脱落;有的会出现硬结性水肿、慢性溃疡,甚 至发展为放射性皮肤癌等。 10.4.3.几种物理性有害因素的预防要点10.4.3.1.高温的防护 通过防暑降温,采取隔热通风和卫生保健等综合性措施完全可以预防中暑的发生。 (1)隔热通风 将热源设在单独室内,锅炉、反应釜及热蒸汽管道可用石棉泥等隔热;在高温车间要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必要时加机械通风;辐射热较高的场所采用喷雾风扇、铁链帘、水幕帘等降温效果较好。 (2)安排休息 高温作业工人的工作时间一定要安排好,条件允许可采用早晚班,实行工间小换班等。要充分休息,每天睡足7~8小时,体力才能得到恢复。 (3)补充饮料 高温作业工人要饮用含盐清凉饮料,以补充大量出汗损失的水分和盐分。饮料中含盐1%~3%较合适。
文档评论(0)